
同时接到两通“警察”来电
一通以涉嫌洗钱为由
要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
另一通则极力阻止你向外转账
到底该信谁?
近日,高新园区公安分局七贤岭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辖区一居民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何海柱立即电话联系居民贾女士(化名),却始终传来通话中的忙音。
意识到贾女士很可能正在跟骗子通话
民警立即转拨给贾女士的女儿


你母亲可能被骗了
电话那头母女俩情绪激动


警察正在跟我们通话
说涉嫌洗钱
我妈不配合就要坐牢
见母女俩对骗子的“警察”身份深信不疑,何海柱心急如焚,与辅警尚杨、金子恒一起,立刻开车前往其家中,途中始终与母女俩保持通话,耐心安抚两人的情绪:“真警察不会让老百姓转账,更不会电话办案!”
当母女俩看到拿着警官证的真警察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时,才相信自己被骗了。

▲警用记录仪画面
民警争分夺秒与骗子抢时间,一边紧急联系银行工作人员挂失账户,第一时间保护卡内资金安全。另一边,让贾女士核对银行卡账户余额,发现钱款还未被转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随后民警帮助贾女士重新设置了银行卡密码,关注了“滨城防诈”小程序,并结合真实案例,向母女俩讲解了诈骗分子的惯用套路,二人这才恍然大悟。
几天后,母女俩一同来到七贤岭派出所,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民警手中:“是你们帮我守住了血汗钱,真的太感谢了!”


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揭秘
第一步
骗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与家庭住址,以此获取信任。
第二步
骗子谎称受害人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钱、诈骗等,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并且借“公检法”之名突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线,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失去判断能力。
第三步
骗子要求受害人添加联系方式,通过聊天软件发送“逮捕证”“通缉令”等虚假法律文书,甚至还会通过视频通话展示虚假办公环境、工作服等,进一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第四步
骗子声称为“调查办案”需要,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引导受害人将资金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其要求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部转走。

警方提示
1.如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或短信,应及时联系当地公安派出所进行核实,切不可轻易转账或大额交付现金、黄金。
2.公检法等国家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办理,更没有“安全账户”。
3.个人信息要保护好,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个人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严防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
4.若遇到可疑情况,或者无法分辨真伪时,可以拨打96110或110求助。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大连公安
编辑:沐沐 王琳
美编:海健
校对:吴毅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高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