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快递之路”啥模样?荔枝道告诉你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笔下,杨贵妃的荔枝从何而来?答案藏于一条穿越川陕渝的千年古道——荔枝道。

荔枝道主副线图

4月29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荔枝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汪伟说,此次考古调查首次通过跨区域联合考古与科技手段,揭开了这条传奇道路的神秘面纱。

从无人机激光扫描到智能终端定位,从栈道孔遗迹到清代题刻,考古调查团队不仅还原了古道的路线与结构,更展现了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

无人机与智能终端“复活”古道

“过去,荔枝道的调查受限于山高林密、跨区域协调难等问题,许多细节难以考证。”汪伟介绍,此次考古突破传统模式,首次采用“一家牵头、多家参与”的跨省联合机制,并引入多项前沿技术。

重庆市开州区田湾-罗房碑一级古道

在川东丘陵与大巴山的密林中,考古团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对576公里古道进行厘米级定位,精准规划田野调查路线。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则穿透植被覆盖,生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模型,提升了踏查效率。

此外,数字拓片技术让碑刻研究效率倍增。梁平三官庙石刻上,清代至现代的4处题刻被完整留存,为研究道路修缮史提供了关键证据。“科技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让文物保护‘活’了起来。”汪伟表示。

栈道与碥道结合中的古人智慧

考古调查显示,荔枝道的现存遗存分为栈道与碥道两类,展现了古代工匠对复杂地形的巧妙应对。

汪伟说,栈道多分布于大巴山以北的河谷险段。工匠在崖壁上凿孔,插入木梁后铺板成路,形成“凌空走廊”。

而碥道则通过“削坡铲石、拥土成道”修建,利用自然坡度铺设石板或开凿阶梯,避开极端险段。考古团队将碥道细分为三类:石材铺垫型、基岩开凿型及未铺装土路。其中,双排石板砌筑的路面宽达2.4米,驿站、场镇等路段更拓宽至3.7米,足以容纳车马通行。

重庆市万州区花岩古道。

然而,碥道也面临天然与人为破坏。调查显示,部分路段石板被村民挪作建材,废弃后迅速被植被掩埋,导致路基坍塌。对此,考古团队联合地方文物部门,对94座古桥、214段古道进行抢救性登记,推动保护措施落地。

荔枝道再现古人因地制宜的筑路智慧

“古人修路,讲究顺势而为。”汪伟指出,荔枝道主线多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延伸。这种布局既降低工程难度,又便于商旅通行。例如,线路途经的沙平关、七里峡、渔渡坝等节点,均位于水源充足、地势平缓之处,是天然的休憩与贸易中转站。

路线考证则依赖古籍与地方志的交叉验证,最终确定了主支线的大致走向。

此外,道路的“古今重叠”现象凸显了其生命力。清代乾隆年间,三官庙石刻记载了道路修缮史;现代,部分古道仍作为乡村小路使用。“这条路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活的遗产。”汪伟感慨道。

从唐代快马送荔枝的“皇家专线”,到明清商旅往来的交通动脉,荔枝道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文明记忆。如今,蜀道考古研究让这条传奇古道重焕生机,而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也为现代道路建设提供了启示。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荔枝道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本文图片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原稿点击>>唐代“快递之路”啥模样?荔枝道告诉你-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这是7月1日拍摄的贵阳市长坡岭国有林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从空中俯瞰,长坡岭国有林场恰似一块翡翠,镶嵌在贵阳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 贵阳市长坡岭国有林场始建于1914年,目前林场面积1.2万余亩。建场一百多年来,一代代护林员接力造林、护林,守护着这片城市“绿肺”,让长坡岭国有林场从当初的荒山变为

    2025-07-06 09:55:00
    0
  • 佛坪持续丰富旅游产品 激发夏日消费经济

    佛坪持续丰富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激发夏日消费经济新活力。今年以来,佛坪以“旅游+体育”融合模式不仅打造不可复制的赛事场景,更创下陕西省射箭赛事规模之最。“秦岭佛坪熊猫射箭邀请赛暨中俄射箭交流赛”以及市八运会射箭比赛在佛坪的成功举办,为佛坪“射”出千万元产业项目。“秦岭佛坪熊猫射箭邀请赛暨中

    2025-07-04 17:48:00
    0
  • 垂直发射截击无人机系统——以快制快的多能“飞刀”

    SKYctrl垂直发射截击无人机。Cicada垂直发射截击无人机。Kreuger 100垂直发射截击无人机。Osoyed垂直发射截击无人机。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军用无人机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应对威胁,世界各国开始探索各种反制无人机的有效手段,用无人机反制无人机逐渐成为一种选择。其中,

    2025-07-04 10:51:00
    0
  • 沁县:多措并举抓“五化” 乡村蝶变焕新颜

    平坦笔直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别具一格的寺沟为村庄增添了几分雅静,村口处,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地散步……“人居环境整治受益的是咱们老百姓,现在,村里的道路净了、环境美了,我们的心里也亮堂了。”提到村里的变化,漳源镇村村民武兴飞高兴地说。  漳源镇村位于县城北14公里处,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

    2025-06-25 09:27:00
    0
  • 车站西街综合管网建设高效推进 赋能铁西片区提质增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古城焕新颜、铁西补短板”部署要求,连日来,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科学谋划、高效推进车站西街(深国际北——恒山西路)综合管网建设工程,以地下管网升级为抓手,全面推动铁西片区基础设施提质增效,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车站西街综合管网建设工程北起深国际北路口,南至恒山西路,全长2

    2025-06-23 15:0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