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疗圈发生了一件大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中日友好医院的肖医生被妻子实名举报婚内出轨、滥用职权,甚至在手术台上抛下患者不管,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原本以为只是职场桃色事件,没想到顺着藤蔓竟摸到了医学教育体系的 "暗门",涉事的董某不仅是协和 "4+4" 项目的争议毕业生,背后这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网,简直是精准踩在了教育公平的雷区上,也牵扯出了协和医学院的 “4+4” 培养模式,现在卫健委都介入调查了。
事情的起因是肖医生的妻子谷医生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说丈夫不仅出轨胸外科护士长和规培医生董某,还在 2024 年 7 月的一台手术中,因为和护士争执,把全麻的患者晾在手术台上 40 分钟。这可太离谱了,手术台是救人的地方,怎么能当儿戏呢?

图源:微博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涉事护士董某的身份,她既是肖飞的出轨对象,更是协和医学院 "4+4" 项目的 "传奇毕业生"。
这个项目允许非医学本科生用四年时间拿到医学博士学位,董某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学,2018 年通过 "4+4" 项目考入协和,2022 年就拿到医学博士学位,随后直接进入中日友好医院规培。普通医学生要熬 11 年的路,她用 4 年就走完了。

图源:微博
但她这条路走得歪歪扭扭,规培期间本应去脊柱外科轮转,却被肖飞违规留在胸外科;发表的论文被质疑抄袭,知网收录后又火速删除;甚至有同事爆料,她在手术室连基本操作都不熟练,全靠肖飞打招呼才没人敢批评。
董某的家庭背景,简直是现实版《继承者们》。据八卦媒体的消息,爷爷是主任医师,外公是院士,叔叔和姑姑分别担任副院长和博导,父亲是总经理,母亲是学院教授。这样的 "学术 + 政商" 复合家庭,让董某的医学之路处处透着 "量身定制" 的味道。
现在卫健委已经成立调查组,要彻查肖某、董某以及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虽然开除了肖医生,但公众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那么这次引发争议的 “4+4” 模式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像学经济、化学、计算机的,只要通过协和的考试,4 年就能拿到医学博士学位,还能缩短规培时间。听起来是打破学科壁垒的创新,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引发了不少争议。

图源:微博
但小雷就很想问一问:四年时间真的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吗?传统医学生要经历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再加上规培,至少 11 年才能独立行医。而 “4+4” 学生只用四年就拿到博士,还能缩短规培时间,这让很多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的医生觉得不公平。
另外,教育的公平性也成了大众的焦点。董某的例子让大家怀疑,这个项目是不是给有关系的人开了后门。比如,她的推荐信是不是来自医学教授?她的规培安排有没有违规?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4+4” 模式可能会变成少数人的 “镀金捷径”,而不是培养人才的通道。

图源:微博
目前,卫健委的调查组已经进驻,中日友好医院和协和医学院都在配合调查。董某已经离开胸外科,转岗到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但具体处理结果还没公布。协和医学院也没有正面回应 “4+4” 模式的争议,只是表示会配合调查。
小雷认为,教育要保证质量和公平,医疗管理不能只看业绩,还要重视医德和患者安全。希望这次调查能给公众一个交代,也希望医学教育能回归初心,培养出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