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赛马,“走马冠军”是一个独特的荣耀——它不追求极致的速度,却讲究马匹步伐如诗行般工整,骑手与马的默契需人马合一。在2024年达茂旗赛马“村超”1.40米以下走马赛道上,一对父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来自巴音敖包苏木的牧民父子张旺升、张海苹在万众瞩目中演绎了一出震撼人心的“上阵父子兵”。当两匹矫健的蒙古马冲过终点线时,沸腾的观众席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这对马背世家的父子不仅包揽了比赛的冠亚军,两代草原骑手的接力与传承,也在飞扬的尘土中定格成最动人的画面。
父亲张旺升,是草原上赫赫有名的爱马人,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皱纹,那是他与马相伴多年的独特印记。儿子张海苹,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对马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他的眼睛像父亲,透着对马的热爱与专注,岁月虽然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但一提到马,他便瞬间焕发出活力,仿佛回到了热血少年时。

张旺升在照料马匹
47 岁的张海苹,与马结缘已达 37 载。10 岁那年,在父亲的引领下,他第一次跨上马背,从此开启了与骏马相伴的人生篇章。父亲不仅是他骑马路上的启蒙老师,更是精神导师。37 年来,在父亲的教导下,他的骑术不断精进,参加过无数比赛,收获了诸多荣誉。父亲虽然渐渐老去,但那份对马术的热爱和坚持,早已深深植入张海苹的心中。谈起第一次骑马的感觉,虽时隔多年,但张海苹依然记忆犹新。他回忆道:“第一次坐上马背,既害怕又兴奋,父亲在旁边不停地鼓励我,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抹跃动的身影,会成为我生命里最深刻的烙印。这些年在一次次训练与竞技中,我不仅提升了骑术,更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永不言弃的精神、对马纯粹的热爱,还有面对困难时的沉着与坚韧。”

父子二人的部分奖状
谈起最难忘的一次获奖经历,父子二人的眼神瞬间明亮起来,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 2015 年那片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赛场上。在那场汇聚了世界各地顶尖骑手的国际绕桶赛中,来自草原的张海苹犹如一匹黑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张海苹感慨道:“我是一个从小在草原上长大的牧民,能站在国际绕桶赛的舞台上,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骑手们同场竞技,对我来说本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取得的成绩属于我,更属于我的父亲,是他一直以来的教导和支持,让我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力量。”
“过去赛马是为生存,现在是为了传承。”望着草原上越来越多的年轻骑手,父亲张旺升布满皱纹的眼角泛起笑意。“我九岁就跨上了马背,如今已有60多年了,我希望将自己年轻时在马背上摔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更多年轻的骑手们,希望这份情怀和技艺,能在新时代的草原上继续生根发芽,让更多年轻人在马蹄声中续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父子二人在赛前集训
2024 年,达茂旗赛马 “村超” 破圈而出,凭借独特的草原风情与竞技魅力蜚声四海,成为镶嵌在达茂旗与包头市文旅版图上的璀璨明珠。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引得五湖四海的顶尖赛手纷至沓来,为这片广袤草原注入多元竞技活力。在此浪潮下,张海苹与父亲张旺升迎来全新契机,他们穿梭于赛场内外,既将家族传承的精湛骑术与驭马智慧分享给八方来客,也在与各地骑手的切磋交流中博采众长。
在达茂草原上,许许多多热爱赛马的骑手正在让传统马术技艺在思想碰撞中焕发新生,也让达茂旗马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续写了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