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富顺永年镇: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走进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新房村的千亩竹林场,一朵朵鲜嫩肥硕的赤松茸破土而出。从“沉睡竹林”到“振兴热土”,该镇以集体经济为笔、生态产业为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该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支部+集体经济+企业+农户”模式盘活千亩竹林资源,打造林下赤松茸特色产业。近年来,新房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建设80亩林下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统一技术、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带动周边村民平均每月务工收入达3000余元,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竹林变金库”的共富新路径。

该镇创新“竹菌共生”生态循环模式,依托竹林天然温湿调节系统,培育高品质赤松茸,同步开发采摘体验、电商直销、菌菇深加工等多元业态。通过“线上直播引流+线下采摘引流”双轮驱动,今年新房村鲜菇产量可达12万公斤,村集体经济有望增收75万元。

该镇瞄准林下经济“金钥匙”,新建烘干车间,研发菌菇干货等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镇正逐步形成菌种培育、生态种植、衍生加工、文旅融合的“1+N”全产业链,让每寸土地生“金”、每棵翠竹增值。(张晓美、商瀚尹、许鹏)

相关文章

  • 昆明“揭榜招贤”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掌上春城讯 7月8日,昆明市2025年“寻找乡村振兴共富合伙人·揭榜招贤”活动在盘龙区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展示了昆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组织工作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124个带着泥土芬芳的发展机遇集体亮相,向全国发出诚意满满的“英雄帖”。创新机制破解乡村集体经济壮大难题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2025-07-10 08:40:00
    0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这是7月1日拍摄的贵阳市长坡岭国有林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从空中俯瞰,长坡岭国有林场恰似一块翡翠,镶嵌在贵阳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 贵阳市长坡岭国有林场始建于1914年,目前林场面积1.2万余亩。建场一百多年来,一代代护林员接力造林、护林,守护着这片城市“绿肺”,让长坡岭国有林场从当初的荒山变为

    2025-07-06 09:55:00
    0
  • 安仁:林间经济激活“绿色银行” 户均增收2.8万元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谭利炳 张河 郴州报道在湖南省南部青翠连绵的丘陵地带,广袤的林地曾是村民们“靠山吃山”的寻常依靠。如今,通过发展“林+药”套种模式,林下药材产业正化为一把“绿色钥匙”,开启了安仁县群众增收致富的大门。位于郴州市安仁县青路村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里,500亩套种的枳壳迎来丰收季——村民

    2025-07-04 12:32:00
    0
  • 村民年入百万,拉萨这村凭啥这么牛?

    奔涌的拉萨河自麦地藏布蜿蜒而下,经热振藏布汇入拉萨腹地,林周县唐古乡藏雄村,便是拉萨河滋养的第一村。60年沧桑巨变,这座古老的村落与新时代的脉搏共振,以蓬勃之姿书写着乡村振兴故事,奏响了一曲“变”与“不变”的交响藏雄村曾是传统牧业的守望者,57.9万亩草场滋养着16148头牲畜。2023年,一场变革

    2025-06-28 11:47:00
    0
  • 临颍县大郭镇:千人徒步研学奏响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张琦研学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乡村是开展高质量研学旅游的重要空间。近年来,临颍县大郭镇胡桥村依托林下经济,盘活资产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打造蝈蝈乐园研学基地项目,着力布局文旅融合新业态,建设“文旅+研学”新赛道赋能乡村振兴。近日,以“脚步丈量胡桥乡村美 汗水浇

    2025-04-29 15:4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