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特斯拉!中国电车突围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重绘全球汽车产业版图。

2025年4月,中国车企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注册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据市场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数据,比亚迪当月注册量同比增长169%,特斯拉同比下降49%。

尽管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注册量整体排名中位列第十,但首次“反超”特斯拉,仍被外媒视为一个象征性的节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改写欧洲汽车市场格局。

Jato分析师穆诺兹分析,这一变化是欧洲市场的“分水岭”,反映出比亚迪在该地区的强势扩张。

在传统汽车巨头林立的欧洲市场,尤其是奔驰、宝马、奥迪等BBA品牌的“主场”,中国车企的崛起并不轻松。2024年11月,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车征收最高45.3%的关税,意图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本土车企。

而在新能源领域,纯电巨头特斯拉十余年前就开始布局欧洲市场,远早于中国企业,并长期占据欧洲最受欢迎外资电动车品牌的地位。

但即便如此,中国品牌依旧实现持续增长,成为欧洲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这一突破,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厚积薄发的直接体现。

过去十余年,中国逐步构建起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研发再到智能驾驶系统的全链条体系。在此基础上,即使面对高关税,中国汽车品牌依然凭借更优的成本结构和更快的产品节奏打入海外主流市场。

《纽约时报》认为,尽管欧盟为保护本土厂商加征关税,中国电动车价格仍低于欧洲本土竞品。

2025年4月,中国品牌纯电车在欧洲销量同比增长59%,高于欧洲、日韩及美国车企26%的增幅。

在受欧盟关税限制更小的插混动力车型方面,中国品牌涨势更是迅猛。以比亚迪

为例,其包含该车型的4月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2025年,中国汽车品牌加力布局海外市场,比亚迪宣布进军瑞士市场,小鹏汽车开拓巴林市场,智己汽车登陆澳大利亚。奇瑞、上汽等车企甚至组建自有远洋运输船队,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积极争取远洋航运主动权。

与此同时,产业链出海同步推进。宁德时代宣布将斥资12亿美元在印尼投建电池工厂,比亚迪在匈牙利的首家欧洲整车工厂将投产,长城汽车加快推动巴西本土数字化汽车工厂建设。

中国企业凭借持续的技术投入和研发创新,在车型、配置、续航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中国车企海外工厂建设推进、自有运力增强,以及全球贸易环境紧张局面趋缓,中国汽车海外销量有望持续提升,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当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全球街道,中国汽车产业正以全链路优势完成从“制造出海”到“体系出海”的跃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里河”工作室

相关文章

  • 湖北“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速 五大支柱产业规模“双过半”迈向万亿级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行至年中,湖北经济交出一份稳健有力的成绩单,为支点建设“一年开新局”打下坚实基础。在日前召开的湖北省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暨三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上,湖北省经信厅通报了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举措。会上披露,2025年以来,各地狠抓稳增长、壮产业、育企业、

    2025-07-28 09:14:00
    0
  • 这里为何被称为“国际公共产品”?听中外弄潮儿讲述“我的上合故事”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里面有众多上合组织国家的元素展示馆。青青之岛,亲亲上合。七月的青岛,红瓦掩绿树,青山连碧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一次迎来了上合组织国家的重要客人。这一次,客人们是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名字国人并不陌生。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始终遵循

    2025-07-27 07:13:00
    0
  • 高盛不再预期欧洲央行年内降息

    据报道,高盛不再预计欧洲央行会在2025年下调存款利率,此前预测9月将下调25个基点;预计2025年终端存款利率将保持在2%,此前预测为1.75%。

    2025-07-25 11:59:00
    0
  • 大运会|综合:中国队迎田径首金 赵尚乒乓球女单夺冠

    新华社柏林7月24日电(记者赵建通)在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4日的比赛中,中国代表团收获两枚金牌:舒衡在男子跳远比赛中夺冠,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赛事的首枚田径金牌;赵尚获得乒乓球女单冠军。 7月24日,舒衡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备受关注的田径赛场上,中国选手舒衡以8米09

    2025-07-25 11:21:00
    0
  • 突传消息!知名品牌彻底退出!曾在业界呼风唤雨,很多人现在还在用

    7月22日,中国汽车江湖传来一声叹息 —— 三菱汽车正式斩断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纽带,同时按下该合资公司发动机业务的暂停键。这记利落的 “转身”,宣告着这家进深耕四十载的日系车企,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疾驰的滚滚车轮,三菱汽车坦言,在这场前所未有

    2025-07-24 08:5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