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捐者比我女儿还小,都是妈妈的宝贝,我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4月29日上午,在省城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市民侯女士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帮助远方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她是太原市第118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市今年首位完成捐献的女性。

42岁的侯女士在我市一家私企工作,2007年起,她经常参加无偿献血,多年前还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留下了血样。今年3月,侯女士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她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相合。工作人员详细科普后,她很快同意捐献,随后的高分辨配型、体检也都顺利通过。
侯女士的决定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得知受捐者是一名高中生,她更是感同身受,“作为母亲,我非常能体会家长在孩子生病时的煎熬心情。”采集前,还需要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期间侯女士出现了头疼、失眠、腰酸的不适反应,但她始终乐观坚持。
当日上午,医院采集室内,仪器规律的嗡鸣着,深红色血液在透明导管中缓缓流动,通过分离机的过滤,最终汇集到储存袋中。“这看起来就像是‘复杂版’的捐献机采血小板。”因为对献血的流程很熟悉,躺在床上,看着护士长为她扎针抽血,侯女士并没有太紧张,虽然身体有一些不适,她也表示,“和患者承受的病痛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希望孩子能接住这份‘礼物’,快快好起来。”
“阿姨,当我以为‘生命即将凋零’时,是您用双手托住了坠落的我……原来这世界上真的会有人,为了素不相识的我,伸出援助之手!”当天,负责运送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还带来了受捐患者亲笔写的信,孩子细腻的笔触,字里行间的情感,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动落泪。
并州新闻 记者 魏薇、张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