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沈素芬 何琛 通讯员陈弘)4月1日,湖北支点建设系列智库恳谈会第三场(成渝专场)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姜怡,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友洲主持会议。湖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许巍出席会议。
刘爱国表示,四川、重庆和湖北共饮长江水,自古经贸往来密切、人文交流频繁、渊源深厚,现今中部地区与成渝地区同处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交汇带上,天然具有联动基础和协同发展优势。中部与西部、湖北与成渝交流互动、携手并进,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有利于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姜怡表示,近年来湖北、四川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势头都很足,两地人文相近、经济相融,且同属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具备深化合作的坚实基础。此次恳谈会充分展现了川鄂两地社科界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也为四川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她希望川鄂两省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两地社科界加强交流,跨区域组建高水平团队,联合攻关,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携手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彭双阶在致辞中强调,华中师范大学始终秉持“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积极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他期望,以此次恳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川渝地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智力、资本、技术与市场优势,助力湖北加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共建“长江教育创新带”,为湖北“支点建设成势见效”夯基垒台。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献计献策,并高度肯定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部署和行动。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从物理学的“里奇流”演变规律分析了湖北当前的发展,认为根据演变规律,湖北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须采取“最小作用量原理”路径,实施多种“手术”,加强区域协同与开放合作,强化工程与项目,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枢纽建设、绿色转型为核心,形成“磁场效应、灯塔效应”,产生强大吸引力和导向力。同时,他提出了多个方面的建议。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参事、重庆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德敏介绍了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经验,给湖北支点建设提供了具体案例和经验分享。
重庆老年高等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重庆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肖铁岩高度肯定了湖北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他介绍了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成功经验、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做法等,为湖北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看法。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认为,湖北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重庆与湖北唇齿相依,在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高端人才共享共用、现代产业互补共进、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等方面可以探索协同发展模式,二者共同舞动长江经济之龙,全力服务民族复兴。
四川旅游学院校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王川来自文化领域,他表示,湖北作为长江中游核心,与国家战略腹地的四川紧密相连,并通过成渝双城经济圈,深度构筑起从江汉平原到成都平原的区域梯度产业廊道,可以实现成渝双圈制造与内陆开放平台的深度协同。他建议川鄂战略支撑,共同构筑起长江流域发展新格局的使命;生态共治,共同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的使命;文旅共发展、共答新时代的同题答卷。
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陈井安、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志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夏志强、四川省湖北商会常务副会长、九合天(成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尚俊、成都市动漫网络文化行业协会秘书长朱晓宇等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和实践经验,围绕战略联动、经济协同、文旅融合、生态共治等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恳谈会由湖北省社科联指导,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湖北省国家治理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来自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省国家治理研究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