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雄鹰飞过帕米尔

烈士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位于祖国西陲的帕米尔高原东麓。这里氧气稀薄、风景壮美,农牧民视翱翔于天际的雄鹰为图腾。

“像雄鹰一样忠诚、勇敢”,是塔县居民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在塔县各族干部群众心中,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称号的拉齐尼·巴依卡,是当之无愧的雄鹰。

2013年9月28日,拉齐尼牵着牦牛在陡峭的边境线上巡逻。新华社发(王烈 摄)

与爷爷、父亲一样,拉齐尼生前也当过护边员,守望风雪边关十多年,荣誉等身。2021年1月4日,他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41岁。2024年9月29日,作为一家三代接力为国护边的代表,拉齐尼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

奋斗,是最好的纪念。

清明时节,我们再度到访塔县,感受烈士的天地英雄气和塔县人接续前行的精气神。

在塔县,“拉齐尼的身影”随处可见。人们用他的雕像激励来者,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和道路,创作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谱写关于他的歌曲、传颂他的事迹。

这是在新疆塔县的一处护边员工作站拍摄的一尊拉齐尼雕塑(2025年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在新疆塔县的一次文旅活动上,歌手塔斯肯演唱歌曲《雄鹰飞过帕米尔》,背景屏幕为“时代楷模”拉齐尼照片(2024年3月20日摄)。此歌再现了拉齐尼的爱国护边事迹和英雄形象,在当地传唱度较高。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拉齐尼小学,原名提孜那甫乡寄宿制小学,紧挨着中巴公路。每当学生进出学校,总能看到校门口的24张大幅挂图,全都是拉齐尼一家护边的照片和事迹。小学德育主任杨巧巧介绍,作为拉齐尼的母校,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培育学生的爱国奉献精神,还成立了“雏鹰讲解队”。

位于新疆塔县提孜那甫乡的拉齐尼小学(2025年3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在学校西南方向不远处,阿然保泰水库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拉齐尼生前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时,心系家乡发展,倾听农牧民心声。为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缺水难题,他提出建议,推动阿然保泰水库工程落地。

建设中的阿然保泰水库(2025年3月30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如今,来自各地的建设者正抓紧施工,承载着拉齐尼遗愿的工程有望提前3个月竣工,预计今年9月底下闸蓄水。不只是水库等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在提孜那甫乡,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

新疆塔县春季文旅活动在提孜那甫乡赛马场举行(2025年3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高原春来早。文旅产业作为塔县的支柱产业,在三月中下旬迎来开年第一波小高峰。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在塔县葱岭演艺中心接连上演,迎接四海宾朋。这部音乐剧还曾在北京、深圳等地展演,同样令各地观众深受感动。演员们谢幕后,很多人仍旧沉浸其中,抹泪深思,不忍离去。

整台演出,演员有百余名之多,他们之中有拉齐尼的父老乡亲,也有素未谋面却听过其英雄事迹的青年。主演卡斯木江·库尔班曾在民间叼羊比赛上见过拉齐尼。正如卡斯木江所言:“拉齐尼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演身边人、身边事,我们非常自豪,不过,我们为他做的一切,都还不够。”

“人人争做拉齐尼,人人都是拉齐尼”,是塔县数千名护边员的誓言和信念,这句标语被张贴在塔县各地。在拉齐尼生前巡边的护边员工作站,每到饭点,全站护边员先是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然后齐声喊出这铮铮誓言,响彻云霄。

新疆塔县以拉齐尼命名的一处护边员工作站(2025年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去年毕业的马热木汗·巴吐尔已是第二次来边境参与护边工作。她从未见过拉齐尼,上学时从广播中得知拉齐尼牺牲的消息。

“当时,我并不理解护边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马热木汗动情地说,“重要的是传承这种精神,为家乡做贡献,除了护边,也有别的方式。”在马热木汗看来,她的家乡还需要更多老师。为此,她自费报名大专学历网络教育,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

在这个工作站,拉齐尼曾经的宿舍已被改造为爱国守边传承馆,里面摆放着英雄生前使用过的水壶、牧鞭、警棍等物品。房间的一角,还陈列着写满了各地游客留言的纪念本,上面有不少都是小朋友的稚嫩笔迹。

这是在拉齐尼爱国守边传承馆拍摄的留言本(2025年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从工作站出发,继续向中巴边境驶去,沿途车辆不断,不少人醉心壮美高原,驻足拍照。直至中巴公路中国新疆段的尽头,红其拉甫国门景区,国旗迎风招展,人们欢笑赏景。

游客在新疆塔县红其拉甫国门景区拍照(2025年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这一片岁月静好,不正是拉齐尼和无数默默守边英雄的心中所盼吗?

回到县城,来到提孜那甫村,走进那座熟悉的小院。在拉齐尼家,我们又见到了他的父亲巴依卡。巴依卡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前两年。我们不想揭开过往悲痛的伤疤,只是聊了聊近况,陪他闲坐。

环顾屋内,墙壁上多了幅油画。这幅画栩栩如生,实现了拉齐尼的未了心愿:在天安门前拍一张全家福。画中,女儿都尔汗·拉齐尼俏皮地挽着父亲的左胳膊,依偎着父亲。2025蛇年春晚上,都尔汗身着节日盛装,笑容腼腆,作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代表,讲出“和父亲、爷爷一样守卫边疆”的梦想。

这是2025年3月29日在拉齐尼家中拍摄的一幅油画(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2023年9月7日,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拉齐尼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房屋前厅是拉齐尼纪念馆,里面展陈着一家三代戍边的照片、荣誉奖章、巡边用品。自拉齐尼牺牲以来,前来参观瞻仰的人不计其数。前些年,我们就碰到过好几拨参访的团队。这次因时间略晚,没有更多访客,恰是难得的清净时机。

巴依卡老人在整理儿子拉齐尼生前的照片后摘下眼镜擦拭眼泪(2023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临别之际,巴依卡老人坚持把我们送到小院门口。屋后雪山清晰可见,他转身进门的那一刻,夕阳把这位73岁老人的身影拉长。

我分明看到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在独行,脑海中又响起那首纪念拉齐尼的歌曲,旋律悠扬深远:

“雄鹰飞过帕米尔

清风带去我的思念

万家灯火梦中家园

是你永远的眷恋

……”

诚然,拉齐尼来过,且从未远去,他是如此鲜活!

记者:胡虎虎、徐宏岩

相关文章

  •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雄鹰飞过帕米尔

    烈士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位于祖国西陲的帕米尔高原东麓。这里氧气稀薄、风景壮美,农牧民视翱翔于天际的雄鹰为图腾。“像雄鹰一样忠诚、勇敢”,是塔县居民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在塔县各族干部群众心中,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称号的拉齐尼·巴依卡,是当

    2025-04-04 19:15:00
    0
  • 阿勒泰地区召开滑雪场标准化服务与管理现场会

    为进一步推动冰雪产业标准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近日,阿勒泰地区市场监管局和文旅局在新疆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联合召开全地区滑雪场标准化管理现场会,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潘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阿扎提·皮热德吾斯出席会议并讲话。新疆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自冰雪服务标准化试点获批创建以来,建立了涵盖110

    2025-04-03 19:05:00
    0
  • 中国之城|汾河好风光 锦绣太原城(2)

    三山环抱、一水中分,山西省太原市是一座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太原市着力全域治山、系统治水、强力治气、综合治城,统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城市治理等重点工作,正在走出一条生态修复与经济、民生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2020年9月以来,太原市累计投入45亿元,实施

    2025-04-01 14:41:00
    0
  • 第62届博洛尼亚童书展开幕

    第62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3月31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会展中心开幕,中国展团主办多场活动推动中国童书走向世界。本届书展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参展商,预计将吸引观众超过2万人。3月31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一名男子在第62届博洛尼亚童书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3月31日

    2025-04-01 09:15:00
    0
  • 金乡县鸡黍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现场大众网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王记凯 济宁报道3月30日,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在清明节前夕,在大李庄村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旨在通过缅怀先烈、追忆历史,进一步激发群众爱国热情,赓续红色血脉。活动中,鸡黍镇大李庄村红色宣讲员李广东以《烽火岁月中的鸡黍记忆》为题,生

    2025-03-31 21:3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