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住进局长家”,文旅服务更需“长效药”

□张锐(兰州大学)

5月2日晚上,王女士一行四人自驾到了宣恩。由于行程仓促没有提前预订酒店,王女士在县城多家酒店民宿都未能找到空房,遂拨打宣恩县文旅局值班咨询电话求助。此时,值班人员已接到多起咨询电话。同时有人建议,能否将市民家里的空房间拿出来供游客住宿。听此,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带头行动,腾出自家房间接待了王女士一行四人,其余文旅系统职工也纷纷效仿,让无处落脚的游客住进自家空房。(5月4日 《新京报》)

类似“暖心操作”并非孤例。江苏、重庆、湖北等地开放机关大院,政府食堂日蒸千斤米饭,警察开“祝福罚单”替代罚款……这些“宠客”行动看似温情脉脉,却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地文旅服务能力不足的窘境。

首先地方部门的应急反应值得点赞。面对游客激增的突发情况,部分公职人员和市民牺牲个人空间,以求解决游客问题,展现出了“服务型政府”待客的诚意,但不宜将此类“个人让渡”视作文旅服务的常态标杆。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为56.15亿人次,旅游消费市场需求加速释放。面对越来越频繁的人潮,基层干部家中又能腾出多少张床?市民又是否每次都愿意为“无偿接待”买单?依赖道德感召的“牺牲式服务”,注定难以持久。

文旅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本质上源于服务供给的结构性缺陷。旅游旺季“一房难求”与淡季 “空房闲置” 并存,暴露了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一方面,资本因担忧淡季亏损而对文旅基础设施投资持保守态度;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在旺季哄抬物价透支城市口碑,而大量市民闲置房源因缺乏规范管理难以转化为有效供给。这种供需错配,仅靠“暖心操作”无法根治。

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将“应急式善意”转化为“制度化保障”。地方政府可通过优化政策引导,设立文旅产业专项基金,对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开发等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建立健全行业准入与监管机制,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杜绝旺季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乱象。此外,还需搭建资源整合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盘活闲置社会资源,推动民宿、短租等业态规范化发展。

衡量“服务型政府”的标尺,从来不是应急时刻腾挪出多少私人资源,而是能否以系统性规划夯实文旅产业根基。与其赞美“住进局长家”的偶然善意,不如思考,为何人潮预警机制未能提前启动?社会资本参与文旅建设还存在哪些壁垒?市民闲置资源融入服务体系仍缺哪块拼图?当一座城市能从“感动于应急”转向“着力于日常”,才是文旅经济真正成熟的时候。

相关文章

  • 佛坪持续丰富旅游产品 激发夏日消费经济

    佛坪持续丰富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激发夏日消费经济新活力。今年以来,佛坪以“旅游+体育”融合模式不仅打造不可复制的赛事场景,更创下陕西省射箭赛事规模之最。“秦岭佛坪熊猫射箭邀请赛暨中俄射箭交流赛”以及市八运会射箭比赛在佛坪的成功举办,为佛坪“射”出千万元产业项目。“秦岭佛坪熊猫射箭邀请赛暨中

    2025-07-04 17:48:00
    0
  • 现场丨市民盼十号线十二号线后续工程提速优化

    6月29日下午,广州地铁十号线和十二号线东、西段正式开通。记者在沿线多个地铁站走访,市民在喜悦之余,更盼望这两条线路的后续工程早日完工,能让市民体验“足版”线路。“比预计好远一点,我看表两个换乘闸机之间,一刻不停走了6分钟有多。”在五号线五羊邨站D出口闸机处,市民林女生对记者说,她是从十号线五羊邨站

    2025-06-29 21:07:00
    0
  • 日本和歌山县四只旅日大熊猫即将回国

    6月27日,在日本和歌山县,游客来到白浜冒险世界游乐园与旅日大熊猫互动、道别。日本和歌山县白浜冒险世界游乐园内的四只旅日大熊猫——良浜、彩浜、结浜和枫浜,即将于6月28日启程返回中国。临行前一日,众多游客纷纷前来与它们道别,送上祝福与感谢。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6月27日,在日本和歌山县,一名儿童在

    2025-06-28 10:13:00
    0
  • 大连规范暑期旅游市场经营行为

    暑期旅游旺季即将来临,为保护广大旅游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助力“大连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6月26日,大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发布提示函,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 要持照亮证经营,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旅行社名称、悬挂《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2025-06-27 11:48:00
    0
  • 全民终身学习品牌IP“随深学堂”来了!60场大咖讲座等你来听

    6月26日,由深圳开放大学联动深圳报业集团共同打造的“随深学堂”系列讲座与活动正式启动。为了深化服务深圳市民终身学习,助力深圳市学习型城市高质量建设,“随深学堂”将带来10堂“不止课堂”精品课和50堂“开放课堂”经典课,将开放大学的核心教育资源和丰富的主题课程下沉基层、走进社区,满足市民的多样性、个

    2025-06-27 09:23: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