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了湖南株洲交通事故导致车辆装载物渗漏“染红”渠水一事,引发关注。
当日下午,株洲市生态环境局渌口分局工作人员联系记者称已有监测结果。经监测,重金属类均未超标。将于15日24时前完成呈红色水体的处置。
>>>两车追尾燃烧
半挂车上红色染料混合消防用水泄漏到部分农田沟渠
株洲市生态环境局渌口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月12日凌晨2时左右,G4高速公路古岳峰段发生一起小车追尾半挂货车,引发两车燃烧的交通事故。
事故造成半挂车上运输的红色染料(用于木料染色,非危化品)混合消防用水泄漏到渌口区古岳峰镇三旺村高丛组、老屋组部分农田沟渠。

接到报告后,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古岳峰镇政府立即赶赴现场,对沟渠采取分段堵截,将呈红色的水体控制在事故点至下游1000米以内,防止涉及影响的面源扩大,并对农田、水塘、水渠的红色水体进行应急采样监测。
>>>对农灌无影响
事故地距湘江入口十余里,经监测重金属类均未超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有监测结果,重金属类均未超标。”
根据应急监测结果显示,所检指标对照渔业水质、农灌渠标准,重金属类的指标均未超过标准,悬浮物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工作人员介绍,事故地不涉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且距湘江入口十余里。“对农田灌溉没有造成影响,已逐步恢复原状。”

目前针对悬浮物超标和水体呈红色的问题,采取了抽取转移到有处置资质的污水处理站处置和草木灰沉降处置的措施。截至7月15日,大部分呈红色的水体已恢复原状,剩余少量呈红色的水体正在处理中。

>>>后续处置措施
督促落实主体责任,配合完成环境损害赔偿整改工作
工作人员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后续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7月15日24时前完成呈红色水体的处置;
二是处置后再次对事故地点及下游水体分别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水体得到全面恢复原状;
三是评估此次交通事故的环境应急处置的效果,并组织收集此次应急事件的证据与材料,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配合完成环境损害赔偿及相关整改工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刘梦雨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