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当天不能洗头”?别让“伪民俗”误导公众

“两人不出门,三事莫要做”“清明当天不能洗头”……清明将至,各种所谓的清明“禁忌”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清明风俗”,会出现很多从未听过的说法,比如“禁穿黑色衣服”“不能剪指甲”“别吃生冷食物”“不能回家太晚”等,一下子很容易感到焦虑。但仔细辨别后就会发现,这些“讲究”毫无科学根据,不过是一些人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更有一些彼此矛盾的说法让人无所适从,这边说“清明不能洗头”,那边又说“必须沐浴更衣”。这些毫无科学根据的“伪民俗”误导了公众,也掩盖了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魅力。

“伪民俗”为何盛行?一方面,一些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一知半解下对民俗产生了误读,然后就在网络上加以传播;另一方面,一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故意炮制出各种看起来新奇的说法,误导大众。这些精心编造的各类“伪民俗”,不仅扭曲了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也容易使公众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变得狭隘、片面,甚至引发焦虑情绪。

破除节日“伪民俗”,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网络平台要履行主体责任,优化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涉及传统节日内容的筛选和管理,对明显违背常识的内容进行限流,并对不良信息及时清理,阻断传播。同时,各平台要利用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将更多优质、真实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推送给用户。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公众传统节日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公众辨别谬论和不良信息的能力,让公众自觉抵制谬论和“伪民俗”。

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在于常过常新。事实上,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人们可以踏青、放风筝、蹴鞠、拔河、聚会,还有精彩的斗鸡和射柳比赛。当我们不再被“伪民俗”束缚,才能理解清明节的真谛:它既是“纸灰飞作白蝴蝶”的追思,也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愉。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封面:由AI生成)

相关文章

  • 专家学者考察惠州古城更新首批项目

    4月24日,来自建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研究及商业运营等领域的近150位专家学者,实地走访了惠州古城更新首批项目点位。当天下午3时许,考察人员乘车到达惠州古城,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参观考察了中山公园、梌山书院、花都影剧院、老惠阳影剧院、老惠阳县政府大院、老船厂以及水东街等点位。考察过程中,专家学者普遍对

    2025-04-26 09:26:00
    0
  • 2025年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活动启动

      山西日报(记者李炼 实习生牛晨倩)4月23日,2025年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在吕梁市汾阳市贾家庄正式启动,活动以“古建筑 新青年”为主题,将通过青年视角解码千年古建的文化基因。  活动现场,播放了以“数字孪生”技术还原古建筑细节的大学生优秀视频作品《走进山西古建》;“95后”手账插画师秦志臻以

    2025-04-25 08:43:00
    0
  • “妈祖文化的生命力,将在两岸共同的传承中持续生长”(两岸观察)

    2025年4月20日是农历乙巳年三月廿三,纪念妈祖诞辰1065周年大会暨春祭妈祖大典于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130多家妈祖宫庙及文化团体代表齐聚妈祖故里;同一天,以“两岸妈祖缘,非遗共传承”为主题的纪念妈祖诞辰106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妈祖文化园举办;当地时间4月20日,

    2025-04-24 18:05:00
    0
  • “中国书店人之夜”圆满落幕 在清照泉城共探书店与城市文化的共生未来

    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报道春色正浓,泉畔生辉,4月23日,一场以书为媒的思想盛宴——“归来,书店!中国书店人之夜”在清照泉城·明水古城圆满落幕。在文学与理想的交织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书店人、文化学者与爱书人齐聚一堂,在泉畔展开一场关于书籍的对话。本次活动汇聚全国数十家独立书店及行业先锋,以书为媒,共筑

    2025-04-24 15:58:00
    0
  • 图书馆全民阅读论坛举办

      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分论坛——图书馆全民阅读论坛暨2025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太原市举办。  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为主题,就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研讨。来自国家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

    2025-04-24 07:5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