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当天不能洗头”?别让“伪民俗”误导公众

“两人不出门,三事莫要做”“清明当天不能洗头”……清明将至,各种所谓的清明“禁忌”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清明风俗”,会出现很多从未听过的说法,比如“禁穿黑色衣服”“不能剪指甲”“别吃生冷食物”“不能回家太晚”等,一下子很容易感到焦虑。但仔细辨别后就会发现,这些“讲究”毫无科学根据,不过是一些人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更有一些彼此矛盾的说法让人无所适从,这边说“清明不能洗头”,那边又说“必须沐浴更衣”。这些毫无科学根据的“伪民俗”误导了公众,也掩盖了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魅力。

“伪民俗”为何盛行?一方面,一些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一知半解下对民俗产生了误读,然后就在网络上加以传播;另一方面,一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故意炮制出各种看起来新奇的说法,误导大众。这些精心编造的各类“伪民俗”,不仅扭曲了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也容易使公众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变得狭隘、片面,甚至引发焦虑情绪。

破除节日“伪民俗”,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网络平台要履行主体责任,优化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涉及传统节日内容的筛选和管理,对明显违背常识的内容进行限流,并对不良信息及时清理,阻断传播。同时,各平台要利用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将更多优质、真实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推送给用户。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公众传统节日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公众辨别谬论和不良信息的能力,让公众自觉抵制谬论和“伪民俗”。

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在于常过常新。事实上,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人们可以踏青、放风筝、蹴鞠、拔河、聚会,还有精彩的斗鸡和射柳比赛。当我们不再被“伪民俗”束缚,才能理解清明节的真谛:它既是“纸灰飞作白蝴蝶”的追思,也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愉。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封面:由AI生成)

相关文章

  • 《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加强地名管理、传承历史文化、服务社会发展。5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公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不仅对地名命名、更名、使用等环节提出更严格规范,更首次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提升地名管理的法治化与现代化水平。规范命名“非必

    2025-05-14 10:16:00
    0
  • 如何读懂《大学》——朱子文化系列讲会第九期特邀台湾文化大学李纪祥教授分享“大学之道”

    东南网5月11日讯(记者 王亮)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毕生心血倾注《四书章句集注》上,临终前仍在修订《大学·诚意》章,希望通过重新阐释经典,让儒学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那么朱熹的“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的三大纲领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读懂《大学》呢?5月11日上午,由福建省图书馆联合多家高校社团举办的“明

    2025-05-12 17:24:00
    0
  • 豪车超跑驶入百年张园,开启汽车文化新体验

    2025年5月1日,首届街区汽车生活节在百年历史的张园开幕,将持续至5月5日。活动以“汽车电影+海派石库门”为主题,通过豪车超跑展示、汽车电影特展和生活方式体验三大板块,每日举办不同主题车聚派对,打造好晒、好玩、好聚的多元汽车文化庆典,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汽车文化体验。多种品牌的汽车展示。人

    2025-05-03 13:06:00
    0
  • 热搜第一!贾宝玉是长子长孙?越剧顶流陈丽君言论引争议

    5月2日,两年前凭借越剧《新龙门客栈》突然爆红的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陈丽君,突然陷入“文化争议”。相关话题#陈丽君争议片段已删除#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原来,日前陈丽君接受了央视《文化十分》栏目的采访,采访中,她解读新戏《我的大观园》中自己饰演的贾宝玉一角时表示:“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他是长子长孙。

    2025-05-03 09:12:00
    0
  • 拓展“博物馆+”消费场景!“五一”假期山东小众博物馆出圈

    山东中小博物馆受游客青睐,成为激活文旅活力的新引擎文博游火热,小众博物馆出圈“文博热”“奔县游”升温,去博物馆看展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每到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等省内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这个“五一”假期,许多游客和市民将目标转向相对小众的博物馆。前不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25-05-03 08:1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