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就业助推西藏农牧民幸福生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中显示,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45万人增至2024年的64.8万人。2024年,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劳务收入达到71.55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是西藏通过高质量就业实现农牧民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更揭示了“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深层逻辑。

政策驱动,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西藏通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等多种渠道,带动和吸纳农牧民就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碳汇经济,带动群众绿色就业创业。林芝市波密县依托“桃花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组织“波密县文化旅游人才储备培训班”,免费为110多名住宿、餐饮、农特产品经营从业者提供指导;山南市措美县古堆乡牧民普布加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后,年收入从传统放牧的微薄收入跃升至稳定工资加分红模式。“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让“金草场”真正成为带动农牧民致富、推动集体增收的“聚宝盆”。数据显示,西藏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78元,增长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

技术赋能,开启高质量就业新篇章。西藏以“人才工作19条”为主要抓手,全面加强技能人才工作,逐步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提升能力素质、优化结构比例。通过“产业订单式”“岗位定向式培训”“专项技术认证补贴”等举措,将培训与就业无缝衔接。无论是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联乡携手日喀则市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帮助农牧民掌握一技之能,拓宽就业增收渠道,还是曲布雄乡采用“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水电维修技能培训,让学员快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多措并举的培训,不仅帮助农牧民提升了就业竞争力,缓解了当地用工短缺问题,也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培训,农牧民就业率显著提升。这种“技能—就业—增收”的模式,为农牧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内生动力。

高质量就业是西藏农牧民幸福生活的基石,它以政策为引领、以技能为支撑,构建正向循环。未来,通过持续深化就业改革,高原经济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奏响雪域高原上“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最强音。(中国西藏网 文/周晶)

相关文章

  • 世界第一头克隆牦牛诞生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世界第一头克隆牦牛诞生记者13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教授团队和西藏当雄县政府、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历时两年多合作培育的克隆牦牛,近日在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剖腹产诞生。牛犊体重16.75公斤,个头比普通新生牛犊更大,全身通黑,已经能够正常行走并进食

    2025-07-14 09:05:00
    0
  • 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王民峰7月11日,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李明俊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新、市政协主席黄庚倜出席。陈向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求进一步加强历史文

    2025-07-14 08:23:00
    0
  • 我在高原生活:羊湖在眼前,包邮到手边

    纷繁绚烂的文化潮流与丰盈生活的追求附在一件件商品上,它们随着电商西进的步伐一路攀陟高原,弥合着“包邮区”与“非包邮区”之间的消费鸿沟。文 / 范若溪夏天的青藏高原拥有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物,莽苍天空与远处雪山,转经筒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凉爽空气中旋出金色的光圈。然而夏天的高原,独独没有荔枝。在来到青藏高

    2025-07-10 17:55:00
    0
  • 精技逐梦,班组争先!金山吕巷镇举办“一分钟”劳动竞赛进车间系列赛

    【来源:劳动观察】日前,2025年吕巷镇“一分钟”技能挑战赛第二站在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火热开赛。来自企业各生产班组的20余名技术能手同台竞技,以精准与速度展现一线工人的匠心风采,在方寸之间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湛技艺。螺栓组装是机械装配的基础技能,更是效率与质量的综合考验。参赛选手们被要

    2025-07-06 17:48:00
    0
  • 覃伟中会见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

    7月4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深圳会见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一行。覃伟中对罗曼·斯克利亚尔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深圳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当前正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

    2025-07-05 10:0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