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市险企薪酬透视:净利润大增下 高管薪酬为何遭遇“六连降”

随着上市险企2024年年报陆续披露,机构高管薪酬成为市场焦点。据统计,五家A股上市险企在任董监高薪酬总额连续六年下滑,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规模同比下降近12%。

整体来看,“降薪潮”后,头部险企薪酬体系呈现分化态势。其中,新华保险高管整体薪酬同比出现明显上涨,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中国太保高管薪酬降幅最大,最高薪酬未超过300万元。

高管总薪酬“六连降”,上市险企薪酬分化

从五家A股上市险企董监高的年薪分布情况来看,“降薪潮下”,保险业高管群体薪酬整体仍处于下降通道,且薪酬结构的“金字塔”进一步倾斜。

2024年,五家险企披露薪酬的董监高中,33.33%的高管年薪低于50万元,较2023年上升2.42个百分点;50万~100万元区间人数锐减,占比从26.36%降至19.61%;而100万~500万元区间占比39.22%,成为主力。超高薪群体急剧收缩,500万元以上年薪者共8人,其中千万年薪高管仅存2人,较2019年的6人减少三分之二。

其中,中国太保成为2024年高管薪酬降薪幅度最大的险企,董监高薪酬总额同比缩水35.85%至2280.7万元;而新华保险的高管薪酬总额则出现明显上涨,上涨27.9%至1681.40万元。另外,中国人寿高管薪酬同比下降9.34%至1624.40万元;中国人保高管薪酬同比下降6.84%至1174.01万元。

而高管薪酬分化现象背后,是监管对短期激励的严控与险企对未来风险的主动预判。

“薪酬框架折射险企对未来风险的预判。当前行业更倾向压缩短期激励,通过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机制绑定长期风控。”北京某保险机构负责人分析称。

太保“腰斩式”降薪,新华逆势扩盘

从人均薪酬来看,薪酬机制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国平安整体薪酬和人均薪酬在五大A股险企中位于前列,8位高管年薪超过500万元。不过同2023年相比,高管薪酬总盘子缩减了10%左右。

中国太保多位董监高薪酬缩水幅度更大。总精算师张远瀚年薪从488.4万元腰斩至257.5万元,首席投资官苏罡薪酬缩水54.6%至194.8万元,300万元以上年薪职位“清零”。太保在年报中称,中国太保建立了“岗责匹配、业绩导向、市场对标、风险关联”的市场化薪酬绩效管理机制。提出根据人力资源专业咨询机构提供的市场薪酬水平,依据公司经营状况、职位设置、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等因素确定董监高薪酬。

新华保险成唯一薪酬总额增长的险企,2024年董监高税前报酬达1681.4万元,薪酬整体增加了366.80万元,同比增加27.9%。职工代表监事刘崇松年薪升至258万元,新任董事长杨玉成(2023年12月上任)年薪198.5万元。这一增长也可能与管理层调整相关,2024年新华保险新增执行总裁龚兴峰,总裁助理李文峰、刘琛、刘智勇等多位高管。不过,横向对比,新华高管薪酬仍低于平安,与太保、国寿基本持平。

国寿、人保两家国有险企呈现温和调整态势,总薪酬下降,但人均薪酬上升。中国人寿董监高薪酬总额下降至1624.4万元,但因在职人数减少,人均薪酬同比上涨6%;中国人保薪酬总额下滑至1174万元,人均则微增5%。分析指出,国有险企更注重薪酬平稳,避免剧烈波动冲击团队稳定。

净利润激增vs薪酬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五大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3475.71亿元,同比增长77.7%,但高管薪酬却未同步反弹。业内认为,这背后,是金融业“降薪潮”监管导向与市场化激励的深度博弈。

为遏制短期激进经营,原银保监会要求险企全面建立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中国平安对高管绩效薪酬递延支付比例不低于40%,追索期长达3年;中国人寿将50%绩效薪酬延期发放,任期目标未达成可扣回;中国太保则表示,已建立了以岗位为基础、业绩为导向、市场为参考的市场化薪酬管理机制,并对绩效薪酬实施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以引导高级管理人员为公司创造长期效益。

业内认为,这些机制倒逼高管关注长期稳健,而非短期业绩冲刺。通过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将高管薪酬与长期业绩和风险状况相挂钩,可以引导管理者关注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避免因短期利益而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

此前,财政部曾发布《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指出,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应将短期年度考核与长期稳健经营相结合,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坚守保险保障本源,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同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按照收益与风险兼顾、长期与短期激励并重的原则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并要求指标科学完备、流程清晰规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 “莎头”组合将出战WTT中国大满贯赛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将于9月25日至10月5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区举行。27日,WTT公布了双打参赛名单,世乒赛冠军、中国队组合王楚钦/孙颖莎将出战混双项目。在三个双打项目中,国乒各有一对组合进入报名截止时排名前五的行列,分别是男双的王楚钦/林

    2025-08-27 17:20:00
    0
  • 爱心助学情系教育 传递文明向善力量

    爱心托起希望,助学成就梦想。连日来,周至县密集开展助学活动,用真情为莘莘学子点亮求学之路,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的文明新风尚,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汩汩暖流。多方接力,爱心善举筑梦启航金秋八月,助学暖流在全县持续涌动。8月14日,周至县政协举行捐资助学仪式,政协委员们慷慨解囊,现场为61名学生捐助1

    2025-08-26 16:38:00
    0
  • 中国石化等成立综合能源新公司

    人民财讯8月25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湖州新石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朱斌,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含石油制品销售、针纺织品销售、日用品销售、电池销售、轮胎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湖州新投能源销售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旗下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2025-08-25 15:13:00
    0
  • 15项举措“因才施策”,助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青岛日报8月20日讯 日前,《关于加快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通过实施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驱动、技能人才锻造、青年人才托举、国际人才汇聚、人才服务无忧六大工程15项措施,青岛自贸片区将加快建设人才集聚高

    2025-08-21 18:12:00
    0
  • 星梭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8月21日,星梭科技宣布成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应用于核心产品——下一代液氧甲烷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冰川一号”及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猛犸一号”的研发进程。据星梭科技相关人员透露,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首型全流量补燃发动机的关键部位点火试验。公开资料显示,星梭科技成立于2025年,是一家以

    2025-08-21 14:4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