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禅茶邂逅智能科技,中国茶文化借科技东风加速出海

“天下抹茶出径山,一脉相承永流传”。4月16日,由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市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行业协会联合承办的“2025径山茶北京品鉴会暨径山智能抹茶机首秀”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圆满举行。

这场以“禅茶文化”为纽带、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盛会,不仅呈现了千年径山茶的醇厚底蕴,更通过江南茶艺与智能设备的创新融合,为传统茶饮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现代化表达的更多可能性。

千年禅茶焕新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以茶为媒,以茶会友,是这次径山茶北京推荐会的主题。“喝一杯好茶,交一个朋友。喝一杯好茶,分享一份情谊。径山茶就是带着这一份情谊来到北京。”杭州市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锋向与会嘉宾表明来意,“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杯美味的径山茶,向北京传递出美好的禅意茶生活。”

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中,径山茶以“守正创新”之姿,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宋韵点茶技艺的标准化传承,为传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样本。

“2025径山茶北京品鉴会暨径山智能抹茶机首秀”活动在央视纪录片《问径》与沙画《天下抹茶出径山》的唯美演绎中拉开帷幕。

作为宋代点茶文化发源地,径山茶自唐代诞生至今已传承1280余年,其“真色真味真香”的天然禀赋曾获苏轼“至今诗笔余山色”的赞誉,更以35.69亿元品牌价值稳居中国茶业头部阵营。而承载着径山茶宴非遗智慧的径山抹茶,凭借智能抹茶机的创新研发,首次实现了千年茶艺的标准化呈现。

“从手工点茶八分钟到机器制作两分钟,这不仅是效率革命,更是文化传播方式的质变。”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鸿鑫在推介环节介绍,智能抹茶机通过胶囊投料、智能控温、仿古茶筅等创新设计,既能完美复刻茶艺师九成功力,又可制作抹茶拿铁等新式饮品。

据悉,该设备已获全球3000台意向订单,预计2025年9月正式量产。

新质生产力驱动 国货茶饮破局出海

提起抹茶,不少人会想到“日本宇治”,其实抹茶文化在中国延续千年,与径山渊源已久。

宋朝时期,杭州径山茶宴蜚声中外,“径山末茶宴”是径山寺在重大节日待客的最高茶礼。宋人点茶饮用,取团饼茶捣碎、碾磨成茶末,抹茶之名,或由此发源。

作为宋韵点茶鼻祖,2022年“径山茶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几年,新中式茶饮大火,门店开遍大街小巷,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而千年的径山抹茶,却停留在一门“小众”的手艺活。很快,施鸿鑫意识到,这一杯千年抹茶,要搭上新中式茶饮的快车,成为规模化的产品,必须借力新“武器”:智能化设备。

过去,高难度的点茶技艺,不是人人都能“上手”。即便掌握了技艺,茶艺师的技法水平不同,难以标准化,这都成了抹茶文化推广的阻碍。

而今,从一门手艺到一款成熟的产品,距离不过是一台智能抹茶机。

拿最难的点茶技艺来说,打一杯细腻醇厚的抹茶,熟练的茶艺师要八分钟,机器三分钟内就搞定;若是把抹茶溶解在饮品里,只需要几十秒,比茶艺师缩短了几倍时间。

“近年来,宋韵文化的广泛传播,径山抹茶的人气越来越高。我们选择了新中式茶饮的赛道,看好茶饮的大市场,通过抹茶机来推广传承茶文化。”施鸿鑫说。

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现场品鉴后评价:“机器制作的抹茶细腻均匀,封闭式生产更保障了食品安全。”

据悉,这台凝结新质生产力的设备由杭州径山茶发展历时两年联合研发,攻克低温研磨、标准化击打等技术难关,相关专利达17项。

目前,“送机器+卖胶囊”的商业模式已成型,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唯一抹茶胶囊制造商,正加速布局餐饮、茶饮门店及家用市场。

杭州市余杭区政协主席、余杭区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沈昱表示:“从南宋茶礼东传日本,到今天智能设备反哺全球,径山茶始终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北京你好——径山茶2025品饮周”,智能抹茶机将入驻北京多家文化地标。此前,径山茶已与张一元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全面进驻首都茶饮市场。

禅意生活新范式 一杯茶里的中国智慧

在茶仙子执壶的品鉴环节,径山禅茶、径山红茶与径山抹茶的三重奏引发热烈反响。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从禅茶的清冽甘活到红茶的温润馥郁,再到抹茶的鲜爽绵密,径山茶实现了同一片茶叶的三种生命形态”,尤其是径山抹茶,智能设备既保留了“碾茶调膏、击拂沫饽”的宋韵美学,又通过拿铁等创新形态贴近年轻消费群体,开创了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新路径。

一口好茶的背后,沉淀着生态茶园的自然馈赠、科技种植的匠心打磨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基因。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秉持“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实现了从“一叶生”到“百业兴”的嬗变。2024年,径山茶区域品牌价值已达35.69亿元。径山茶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文化名茶、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十大名茶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除了多元的产品,杭州市余杭区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同时,还将生态茶园、千亩花海、红色文化、人文景区等重要核心景观串联一起,让“茶产业”与“旅游业”抱团,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茶旅线路和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径山茶的魅力。通过“茶文旅”融合,2022年,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全年旅游总人数达510万人次,旅游收入3.2亿元;2023年,“径山茶宴”获评浙江省创建级文旅融合IP;2024年,径山成功入选“中国十大茶旅目的地”。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驻北京记者姜倩对来之浙江家乡的径山茶情有独钟,她说:“这场跨越千年的茶香之约,既是对东方生活美学的致敬,更是中国智造对世界茶饮市场的宣言。”

“从茶圣陆羽著《茶经》的唐风古韵,到如今智能抹茶机的数字脉动,径山始终是中华茶道的活态传承地。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盏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茶汤,让世界品味中国文化的持久回甘。”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建中表示,不仅是北京,智能抹茶机已陆续启程发往全球茶道机构,这趟跨越千年的茶路新程,正续写着“茶和天下”的当代篇章。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相关文章

  • 创新供给繁荣餐饮消费

    要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餐饮企业既要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拓展消费场景,也要在精细化运营中锻造核心竞争力。自“苏超”开赛以来,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地方美食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南京队主场对战无锡队时,盐水鸭菜品套餐订单量较前一周增长58%;扬州队对阵泰州队时,冶春茶社的早茶师傅

    2025-07-07 07:30:00
    0
  • 品质与创新拓宽新茶饮赛道

    近来,新茶饮行业发展迅猛,成为消费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有调查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亿元,预计到2028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新茶饮不仅是休闲解渴之新宠,更成为社交打卡的热门标配。新茶饮之新,在产品内核,在技术赋能。其突破传统茶叶、开水的简单搭配,大量引入鲜果、芝士、鲜奶、坚果

    2025-07-02 07:43:00
    0
  • 亮眼!2025年上半年,长安、赛力斯卖了这么多

    重庆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期中答卷”。7月1日,本地两大龙头车企长安汽车与赛力斯分别发布了上半年销量数据。其中长安汽车的全球销量高达135.5万辆,创下七年来的同期新高,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52.3%,海外销量也突破了30万辆大关。赛力斯也在新能源赛道上持续发力,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17

    2025-07-02 00:01:00
    0
  • 整体工期提前一年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路段九月底双向通车

    6月23日,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改扩建工程传来好消息,沈山段北京方向建设稳步推进,已正式进入通车倒计时。辽宁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7月底,项目北京方向实现通车;9月底,实现双向十车道通车,整体工期提前一年。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是辽宁公路交通大动脉中进出关的重要通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日益

    2025-06-24 07:07:00
    0
  • 济南工业软件“突围”,激活“智造”升级新动能

    工业软件被誉为工业制造的“灵魂”,智能制造的浪潮下,工业软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在济南,工业软件收入已达350亿元,占全国比重11.9%。2024年年底,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揭牌。不久前,这一研究院又迎来新的进展,不仅组建了高层次智囊团,还揭牌两个实验室,为济南

    2025-06-23 20:4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