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好作品在哪里?上影集团发布鲲鹏计划、上影片单,回答市场和影迷

“电影节火热的气氛,难抢的影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下观众并没有远离电影,仍然在为好内容痴迷。”昨天,在上海电影艺术中心举行的“上影盛荟”上,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手中有没有观众心目中的那一部?下一部在哪里?”

《浪浪山小妖怪》《菜肉馄饨》《千里·江山图》,蓄势待发

活动现场,王隽带来了上影集团2025年片单,包含了9部即将上映、6部后期制作、11部剧本创作,共26部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影视作品。

其中,《浪浪山小妖怪》已定档8月2日上映,将加入暑期档激烈的竞争。在发布会现场,影片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提前揭秘影片亮点:“电影版与短片版的《小妖怪的夏天》是一个世界观下的平行世界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希望给观众带来生活和情感的共鸣。”他说,影片的出品方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是他作为动画导演的学术之根,“希望在致敬中国传统的基础上,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国风体验。”

谍战电影《密档》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导演郑大圣刚从剪辑间赶到现场,他说:“我们拥有‘地表最强’的演员,希望在后期中不辜负他们的精彩表现。”

以上海为故事发生背景的市井生活喜剧电影《菜肉馄饨》昨天揭晓了首支片花,扑面而来的上海味道叫人垂涎。茅善玉特地用上海话为电影吆喝:“这是一碗很用心包的馄饨,端出来的时候,一定是香喷喷的。”潘虹说:“多元才是电影永生的秘密。我们一直努力追求上海味道的浓郁,这部戏是一部哈哈镜,你对着它哭,就会哭:你对着它笑,就一定笑。”

处于剧本创作阶段的《千里·江山图》也来了新消息,编剧张冀现场介绍说:“剧本中一共有14个人物,11男、3女,每个人都是1930年代上海的某种切面。电影中除了展现波谲云诡的地下决斗,也希望观众能通过地上系统看到1930年代的上海,认识那个年代的中国。希望这部电影不负上海,不负中国电影。”

《天书奇谭》《葫芦兄弟》,童年经典待焕新生

“上影鲲鹏”计划自去年11月宣布启动,力邀在艺术创作力、市场影响力、业内认可度等维度出色的导演加盟,上影则将在与他们的合作中,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宣发等全方位的创作支持,以自身全产业链优势,助力这些影界“鲲鹏”直上青云,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好看的电影”。

经过半年孵化,“上影鲲鹏”计划昨天重磅公布了首批合作导演,分别是路阳、韩延、张末和殷若昕。路阳的作品涵盖武侠、奇幻、历史、悬疑等多种类型,从《绣春刀》系列的冷冽江湖,到《刺杀小说家》系列的东方奇幻,他以刀锋般的叙事见长,开创中国类型片的新天地。现在,他首度跨界动画电影,以他的电影工业美学激活上影经典IP《天书奇谭》。“我特别喜欢探索动作和幻想类型电影创作。”路阳说,他会尊重经典,更会“用全新样貌和新鲜故事来呈现它”。 韩延注重社会议题的深度挖掘,他的“生命三部曲”(《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和“暮年三部曲”(《我爱你!》等),善于用温暖浪漫的手法消解叙事的压抑沉重。他与上影合作科幻巨制《星河入梦》,重回视效动作赛道的同时,也将投入动画电影《葫芦兄弟》的创作,让经典童年符号焕发新机。“希望给观众带来更多新鲜感受,为中国电影注入新的力量。”韩延说。张末作为中国少有的商业视效大片女导演,擅长悬疑叙事和女性表达,此番执导上影掌舵的视效大片《雪龙号》,她把极地冰原化作人性试炼场,有望填补国产极地灾难片空白。殷若昕的作品聚焦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从《我的姐姐》的家庭羁绊,到《野孩子》孤独生长的灵魂,她始终关注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而她与上影合作的新项目《老玩家》,将以银发群体为叙事核心展开全新创作,持续挖掘细致独特的社会切面。

【马上评】“电影+”带来的加速度

“电影+”或许是本届上影节最火热的词,票根经济是“电影+”,文创产品是“电影+”,互动游戏是“电影+”……昨天在“上影盛荟”的现场,我也看到许多“电影+”。

电影+,是发布会后自助冷餐的每一道精心设计的咸点和甜点。“得月楼小笼”其实就是苏式小笼包,因为上影厂经典美食影片《小小得月楼》(1983)故事发生在苏州;“春风得意”是一款猪头肉冻,菜单参考了《春风得意梅陇镇》(1999年上影厂出品)中元素,使用了影片同款调料;“菜肉馄饨”灵感自然来源于电影《菜肉馄饨》;甜品“雪龙号”用方形模具制作,表面覆盖轻盈白色镜面,看起来像冰块,不须问,这来源于电影《雪龙号》;“浪浪山”是一个山形抹茶杯,开心果粒,柚子蛋糕,蓝莓,香堤奶油搭起了一座绿色的小山。

吃的时候我在想,如果不是电影,这些糖油混合物我吃起来该没那么起劲。如果不是电影,那些大卫·林奇、瓦尔达的衍生产品,这些天遍布全市的展映影院也不会卖得那么好。如果不是电影,昨天现场上影股份,也不会与上港集团、京东方、泰国正大、韩国CGV、即梦AI、珞博、元象等知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电影是一切梦开始的地方,技术革新,给梦想插上了更大的翅膀。据介绍,依托丰富的IP内容资产,上影集团将与多模态AI平台共同推进AI动画及3D数字资产的共创,对经典IP内容进行现代化重构;在文旅及商业空间等场景中引入基于IP角色的XR交互体验,推动实景娱乐与虚拟技术的融合升级;创新打造提供情感陪伴的AI养成系潮玩产品矩阵,将经典IP转化为具备情感连接能力的新一代消费品;让电影IP驱动沉浸式场景革新,打造“AI+影院”新范式,实现“票房经济”转向“生态经济”。

吃完最后一个叫“上海伦巴”的点缀着鲟鱼鱼子酱的上海葱油饼(《上海伦巴》2004年由上影厂出品,西式高端食材与传统弄堂美食结合,正如伦巴热情给予上海别样风情),我更加确定,“电影+”是跨界链接的破圈能力,是助力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是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城市创新动能。

相关文章

  • 韩国明星玉珠铉:音乐剧的魅力在于“共享一个瞬间”

    8月29日晚7点半,韩国音乐剧演员玉珠铉受戏剧厂牌“一台好戏”邀请,作为“中国原创剧目跨境文化交流平台交流大使”,站上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面对150位观众,她坦诚分享二十年舞台生涯的沉淀与思考。玉珠铉作为交流大使来沪见面会开始前两小时,文化广场的剧场内已亮起工作灯,正在试麦的玉珠铉唱起音乐剧《瑞贝卡

    2025-09-01 05:32:00
    0
  • 全球链接、人气爆棚,成都国际车展何以“热”力全开?

    展台上,灯光如昼,新车流光溢彩;展台下,来自不同国家的语言交汇,主播的讲解声、观众的交谈声,叠成一片持续沸腾的声浪。在某国产新能源品牌展区,十几位主播正站在直播间里,以多语种向全球观众介绍新车。直播间屏幕上,不断滚动着来自全球用户的留言和提问……8月30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

    2025-08-31 10:33:00
    0
  • 中华有好戏丨场面太壮观了!评剧名家刘秀荣集结40多位全国各地的“刘巧儿”同唱经典

    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华有好戏》七夕特别节目,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刘巧儿”,共同演绎经典剧目。报道:见习记者 孔新花 剪辑:李晨露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2025-08-28 16:20:00
    0
  • 潍宿高铁全线首座转体梁完成转体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 今天上午,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至宿迁高铁,完成了首座转体梁的转体,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这座转体梁是潍宿高铁沭河特大桥上跨胶新铁路T构梁,位于临沂市胶新铁路郯城站至归昌站区间,转体重量达9683吨、长145.5米,转体角度51.04

    2025-08-28 13:11:00
    0
  • 出去玩避开“人从众” 飞猪AI“问一问”能查目的地客流量了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出去玩想要避开“人从众”?这款旅行AI的新功能可以试一试。日前,飞猪AI旅行助手“问一问”功能更新,可在为用户发现或挑选目的地时,提供旅行热力地图,查看目的地的客流热度,帮助用户更合理地安排出行计划。热力地图基于真实地图信息,融合了第三方权威数据,并通过AI预测

    2025-08-25 14:5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