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忽悠团”以氮肥冒充复合肥销售 两主犯分别获刑11年和9年

原标题:“农资忽悠团”以氮肥冒充复合肥销售 两主犯分别获刑11年和9年

光明网讯 (记者 孙满桃)近年来,“农资忽悠团”成为一种常见的销售伪劣农资的犯罪形式,对农业生产、农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农资打假”审判工作,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最高法表示,生产、销售伪劣农资犯罪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此类犯罪,该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发布的张某、司某等销售伪劣产品案,被告人组成“农资忽悠团”下乡兜售伪劣化肥,组织程度高,销售金额大,社会影响恶劣,人民法院不仅依法对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张某和司某分别判处十一年和九年有期徒刑,还对二被告人分别判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充分发挥了刑罚的惩治、威慑作用。

2023年2月,被告人张某、被告人司某在明知从被告人焦某处购买的化肥包装袋为复合肥(标注氮磷钾≥18%)、实际为氮肥的情况下,纠集被告人李某等十余人,先后在江西永修县、奉新县、高安市、丰城市、崇仁县、南城县、福建省光泽县、顺昌县等地以复合肥名义进行销售。

该销售团伙分工明确,由不同人员负责下乡宣传、游说农户听课、“专家授课”、协调发货、应付管理部门检查、登记收款、送货上门等,通过免费宴请、赠送礼品等方式,标榜所售复合肥氮磷钾含量高,系优质高效肥料,诱导农户购买,销售金额共计177万余元。另查明,焦某销售金额为87万余元。

经检验,涉案化肥氮磷钾含量等均不符合标准,系不合格产品。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司某等人销售不合格化肥,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人焦某将氮肥装入复合肥包装袋内冒充复合肥进行销售,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共同犯罪中,张某、司某系主犯,李某等人系从犯,对李某等人依法减轻处罚。焦某具有自首情节,积极退缴违法所得,对其依法减轻处罚。

据此,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判处被告人司某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焦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三万元;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李某等人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对其中部分被告人宣告缓刑。

相关文章

  • 利剑出鞘,多人落网!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日讯 为有效震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莱州公安持续加大对在逃人员打击力度,让“网逃”无处遁形。01近日,沙河派出所获取因盗窃罪被外地警方上网追逃的张某在辖区活动线索,迅速组织开展深入摸排走访,并与张某亲属一起做思想说服工作,最终张某在家人陪同下主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02近日

    2025-04-02 13:55:00
    0
  • 丈夫给妻子闺蜜转账"1314",昔日姐妹闹上法庭!法院判了

    来源:新闻坊 近日 “男子赠妻子闺蜜7万被判全额返还加利息”的词条冲上热搜 一边是同床共枕的丈夫 一边是情同姐妹的“闺蜜” 女子王某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身上会上演被丈夫和“闺蜜”双双“背刺”的狗血剧情近日,河南沁阳市法院审结一起因婚外情引发的赠与合同纠纷案。 丈夫给妻子闺蜜转账“5200”“1314”原

    2025-04-02 11:26:00
    0
  • 90后男子假扮成功人士,诈骗足疗店员工15万元获刑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安剑 金晓晴90后“成功人士”为贪图享乐行骗,结果人设崩塌。经湖北省安陆市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安陆法院对一起虚构身份实施诈骗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4月1日,安陆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熊瑛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了案情始

    2025-04-01 21:20:00
    0
  • “内蒙古警察枪击案”重审改判故意伤害罪后被告人上诉,请求判无罪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公安局原副局长邢志强被控故意杀人案重审改判“故意伤害罪”获刑四年后,邢志强提起上诉,请求无罪判决。3月31日,从邢志强辩护律师处获悉,在上诉有效期限内最后一日,乌兰察布市中院收到了邢志强邮寄的上诉状材料,其提出两项请求:1.请求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

    2025-03-31 22:03:00
    0
  • “农资忽悠团”以氮肥冒充复合肥销售 两主犯分别获刑11年和9年

    原标题:“农资忽悠团”以氮肥冒充复合肥销售 两主犯分别获刑11年和9年光明网讯 (记者 孙满桃)近年来,“农资忽悠团”成为一种常见的销售伪劣农资的犯罪形式,对农业生产、农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农资打假”审判工作,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3月

    2025-03-31 20:0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