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跳台上的成长痛,她俩如何度过

5月2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座无虚席的现场,目光聚焦之处,是两个站在10米台上的女孩——18岁的全红婵和19岁的陈芋汐。

这对“双子星”,继承了中国跳水队一直以来“最好队友、最强对手”的传统。近些年,她们统治着女双10米台的同时,也几乎轮番占据着每一场国际跳水大赛女单10米台的最高领奖台。

5月2日,陈芋汐(上)/全红婵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本次世界杯总决赛双人比赛,是两人在巴黎奥运会后首次合体参加的国际赛事。毫无意外,她们以领先第二名47.94分的成绩摘得冠军。赛后,两人均表示个人技术仍需打磨。

十八九岁,于许多人而言是懵懂的年纪。可对奥运会冠军陈芋汐与全红婵而言,却早已没那么简单。

在本赛季已经结束的两站世界杯分站赛中,两人仅参加单人比赛。陈芋汐包揽金牌,全红婵则收获两枚银牌。

关于谁战胜了谁的讨论,似乎是永远围绕着这对“双子星”的话题。但作为女子10米台项目的跳水运动员,她们先后面对着同一个难题——发育关。

数据显示,自1984年周继红夺冠以来,近11届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的平均年龄不到18岁。尽管全红婵现在的教练陈若琳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将夺冠年龄拉到了接近20岁的“高度”,但在之后的里约奥运会,她专攻双人,此后退役转为教练。,

2024年8月6日,中国选手全红婵(右)与教练陈若琳在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10米台,约等于三层楼的高度。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往往不超过2秒。在起跳后的腾空间隙,运动员需要按照规则完成空中动作和入水动作。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辗转腾挪,需要运动员对核心力量、空间感知和入水角度控制等每一个细节都有精准把控。但迅速增长的身高和体重,会让一切陷入失控。

2021年,陈芋汐率先迎来发育期,身高一下子蹿起来。回忆起2021年至2024年,陈芋汐曾笑称自己“一天称10次,每天都在秤上转”。

对陈芋汐而言,因疫情而压缩在三年内举办两届奥运会,某种程度上给她带来了难以忽略的遗憾。2021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女单10米台夺银后,陈芋汐隐忍眼泪;2024年巴黎奥运会,同一个项目再度夺银,这个一向沉稳淡定的女孩掩面痛哭。

“我的体重一般是维持在42.5公斤,也不是完全不能超过42.5公斤,但最大上限是43公斤。我有很多东西不能吃。我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去达成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比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更有意义,这是更高级的快乐。”

5月2日,陈芋汐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陈芋汐选择用极度的自律去应对这无可躲避的挑战。对于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期待,逐渐走出发育期阴霾的陈芋汐勇敢地说:“不屏蔽,直面它。”

同样的问题,挪到了跳台另一边。

“陈芋汐那个时候正在经历发育期,可能跟我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可能我还没经历的时候不太理解,但现在经历了,就非常理解,就很痛苦。”全红婵曾向媒体透露,整个巴黎奥运周期,她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也增加了约7公斤。

“我的年龄是正年轻,但是我的动作没有之前好。之前很轻松,就很飘那种感觉,但现在站在台上就感觉已经要碰到水了。”这个队里曾经最小的队员,也终于觉察到年龄的重量。

“就像突然换了一双不合脚的舞鞋,每个动作都要重新找平衡。”教练陈若琳透露,为了适应新的身体状态,全红婵每天延长训练时长,并对动作进行反反复复的拆解。

4月5日,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女单10米台比赛,全红婵以4.95分的差距不敌陈芋汐获得亚军。赛后,她直白地表示,结果在预料之中,“在家训练就不咋样,这场比赛我觉得还可以”。

4月12日,全红婵在加拿大温莎站再次获得亚军。赛后她曾坦言:“我对自己的这两站(单人)比赛很满意,因为平时训练也没有跳得这么好。我的体重确实涨了,需要一个适应期,等适应了就会进入平稳期。现在有很多技术需要改进,回去后会好好磨炼。”

4月5日,全红婵在2025年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女子10米台决赛颁奖仪式后展示奖牌。新华社发(迪亚娜·马克斯 摄)

5月2日,在世界杯总决赛女双10米台比赛后,全红婵又谈及自己的身体变化:“身体长了很多,自己也在通过训练和体能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力量。”

面对发育期,全红婵的反应似乎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平淡——坦然接受、努力提升。

“想问一下全红婵姐姐,跳水训练那么累,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有没有想过逃跑?”前不久,一名正在练跳水的小运动员向全红婵提问。

5月2日,获得2025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的中国组合陈芋汐(右)/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逃跑的话,有啊。”全红婵大方回应,“有时也想过放弃,但还是要想开一点,多和教练和队友沟通,调整好心态,给自己信心,积极努力。” (据新华社)

相关文章

  • 国际检查机构:兴奋剂检查并非随机,与运动员成绩表现高度关联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新加坡7月27日电(记者李嘉、周欣、王子江)负责游泳世锦赛兴奋剂检查的国际检查机构(ITA)26日强调,世锦赛期间的兴奋剂检查并非随机,而是与运动员成绩表现高度关联。当天下午,ITA在新加坡游泳世锦赛游泳馆向10余家受邀媒体介绍并展示了世锦赛兴奋剂检查站的幕后工作。ITA技

    2025-07-27 15:49:00
    0
  • 勇攀高峰展佳绩第九届云南省攀岩公开赛(攀石分站赛)落幕

    来源:【云新闻】7月19日,第七届云南省户外运动嘉年华暨2025年第九届云南省攀岩公开赛(攀石分站赛)圆满落幕,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名攀岩爱好者展开激烈角逐,一展“岩壁芭蕾”的魅力。本次比赛由云南省体育局指导,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主办,那岩(昆明)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承办,昆明攀登社区支持,赛事设青少年男

    2025-07-23 20:10:00
    0
  • “苏超”常州徐州“双龙会”:草根球队全力拼一场胜利

    中新网常州7月20日电 题:“苏超”常州徐州双龙会:草根球队全力拼一场胜利中新网记者 唐娟7月20日,“苏超”联赛进入第七轮赛事,龙城常州队将对战千古龙飞地的徐州队,观众期待着这场双龙会的赢家。而面对1平5负的战绩,常州这支草根球队也开始找到自己的节奏。常州队10号苏桥桥在赛场上。 史康摄平均年龄偏

    2025-07-20 16:14:00
    0
  • 推动急诊急救事业发展 助力健康中国

    为贯彻内蒙古赤峰市卫健委“加强赤峰市急诊急救技术能力建设”精神,发挥骨髓输液在应急抢救和医学救援中的时效作用,提高抢救水平,由翁牛特旗人民医院,北京白金十分钟时效应急技术研究院主办“第六届全国‘白金十分钟骨髓输液通路研讨会’”骨髓腔内输液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学习班”(赤峰市继教项目【202510010

    2025-07-11 17:43:00
    0
  • 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的理想与甜蜜的爱情在清华园交汇出最动人的光芒他们就是精密仪器系2019级博士情侣刘心志

    2025-07-09 09:5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