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跳台上的成长痛,她俩如何度过

5月2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座无虚席的现场,目光聚焦之处,是两个站在10米台上的女孩——18岁的全红婵和19岁的陈芋汐。

这对“双子星”,继承了中国跳水队一直以来“最好队友、最强对手”的传统。近些年,她们统治着女双10米台的同时,也几乎轮番占据着每一场国际跳水大赛女单10米台的最高领奖台。

5月2日,陈芋汐(上)/全红婵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本次世界杯总决赛双人比赛,是两人在巴黎奥运会后首次合体参加的国际赛事。毫无意外,她们以领先第二名47.94分的成绩摘得冠军。赛后,两人均表示个人技术仍需打磨。

十八九岁,于许多人而言是懵懂的年纪。可对奥运会冠军陈芋汐与全红婵而言,却早已没那么简单。

在本赛季已经结束的两站世界杯分站赛中,两人仅参加单人比赛。陈芋汐包揽金牌,全红婵则收获两枚银牌。

关于谁战胜了谁的讨论,似乎是永远围绕着这对“双子星”的话题。但作为女子10米台项目的跳水运动员,她们先后面对着同一个难题——发育关。

数据显示,自1984年周继红夺冠以来,近11届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的平均年龄不到18岁。尽管全红婵现在的教练陈若琳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将夺冠年龄拉到了接近20岁的“高度”,但在之后的里约奥运会,她专攻双人,此后退役转为教练。,

2024年8月6日,中国选手全红婵(右)与教练陈若琳在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10米台,约等于三层楼的高度。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往往不超过2秒。在起跳后的腾空间隙,运动员需要按照规则完成空中动作和入水动作。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辗转腾挪,需要运动员对核心力量、空间感知和入水角度控制等每一个细节都有精准把控。但迅速增长的身高和体重,会让一切陷入失控。

2021年,陈芋汐率先迎来发育期,身高一下子蹿起来。回忆起2021年至2024年,陈芋汐曾笑称自己“一天称10次,每天都在秤上转”。

对陈芋汐而言,因疫情而压缩在三年内举办两届奥运会,某种程度上给她带来了难以忽略的遗憾。2021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女单10米台夺银后,陈芋汐隐忍眼泪;2024年巴黎奥运会,同一个项目再度夺银,这个一向沉稳淡定的女孩掩面痛哭。

“我的体重一般是维持在42.5公斤,也不是完全不能超过42.5公斤,但最大上限是43公斤。我有很多东西不能吃。我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去达成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比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更有意义,这是更高级的快乐。”

5月2日,陈芋汐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陈芋汐选择用极度的自律去应对这无可躲避的挑战。对于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期待,逐渐走出发育期阴霾的陈芋汐勇敢地说:“不屏蔽,直面它。”

同样的问题,挪到了跳台另一边。

“陈芋汐那个时候正在经历发育期,可能跟我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可能我还没经历的时候不太理解,但现在经历了,就非常理解,就很痛苦。”全红婵曾向媒体透露,整个巴黎奥运周期,她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也增加了约7公斤。

“我的年龄是正年轻,但是我的动作没有之前好。之前很轻松,就很飘那种感觉,但现在站在台上就感觉已经要碰到水了。”这个队里曾经最小的队员,也终于觉察到年龄的重量。

“就像突然换了一双不合脚的舞鞋,每个动作都要重新找平衡。”教练陈若琳透露,为了适应新的身体状态,全红婵每天延长训练时长,并对动作进行反反复复的拆解。

4月5日,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女单10米台比赛,全红婵以4.95分的差距不敌陈芋汐获得亚军。赛后,她直白地表示,结果在预料之中,“在家训练就不咋样,这场比赛我觉得还可以”。

4月12日,全红婵在加拿大温莎站再次获得亚军。赛后她曾坦言:“我对自己的这两站(单人)比赛很满意,因为平时训练也没有跳得这么好。我的体重确实涨了,需要一个适应期,等适应了就会进入平稳期。现在有很多技术需要改进,回去后会好好磨炼。”

4月5日,全红婵在2025年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女子10米台决赛颁奖仪式后展示奖牌。新华社发(迪亚娜·马克斯 摄)

5月2日,在世界杯总决赛女双10米台比赛后,全红婵又谈及自己的身体变化:“身体长了很多,自己也在通过训练和体能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力量。”

面对发育期,全红婵的反应似乎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平淡——坦然接受、努力提升。

“想问一下全红婵姐姐,跳水训练那么累,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有没有想过逃跑?”前不久,一名正在练跳水的小运动员向全红婵提问。

5月2日,获得2025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的中国组合陈芋汐(右)/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逃跑的话,有啊。”全红婵大方回应,“有时也想过放弃,但还是要想开一点,多和教练和队友沟通,调整好心态,给自己信心,积极努力。” (据新华社)

相关文章

  • 你好!游本昌同志

    ‍‍‍‌‍‍‌2024年,游本昌在人民日报新媒体《献给春天的演讲:向前》中,敬了一个少先队礼。这源于他年少时的遗憾。2025年6月30日,92岁的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只要一路向前,一定繁花盛开!你好,游本昌同志!(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20:18:00
    0
  • 广东药科大学3505名学生毕业,校长翟理祥送上“三件套”

    6月24日,广东药科大学在广州校区举办2025届毕业典礼,送别2693名本科生和812名研究生。他们将带着母校的美好祝愿,奔赴人生新征程。“回首这几年,你们在‘药学中西,医道济世’校训的滋养中成长,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广药大人’。”毕业典礼上,广东药科大学校长翟理祥表示,同学们身上,有着广药大人一

    2025-06-24 23:06:00
    0
  • 网约车司机猥亵女乘客被拘5日,T3出行给乘客3000元补偿被拒

    据红星新闻,6月17日,哈尔滨的赵女士发帖称乘坐T3出行网约车时遭到司机猥亵,警方对司机作出行政拘留5日处罚,T3出行提出3000元补偿费被赵女士拒绝。据赵女士讲述,她是一名大三学生,目前在哈尔滨实习。6月12日早上8:30左右,她因要去外面看场地拍照并立刻返回,在微信平台上叫了T3出行的双证(有国

    2025-06-18 16:49:00
    0
  • 护航学子就业路 “好职位”和“好人才” 如何实现双向奔赴

    西海新闻记者 马小玮眼下正值就业季,人们期待“好职位”和“好人才”的双向奔赴。6月12日晚,西海都市报《请进我们的直播间》栏目策划了一场主题为“人才政策零距离——青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干货’全指南”直播,特别邀请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市场处纳绍春、青海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赵立威、青

    2025-06-13 00:34:00
    0
  • 新360行丨花艺师 让自然之美走进千家万户

    开 栏 语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职业的边界正被不断拓宽,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更是个人梦想与时代浪潮碰撞的璀璨火花。即日起,南阳晚报开设“新360行”专栏,通过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故事,展现新职业背后的汗水与欢笑、挑战与机遇,让读者看见职业选择多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有机会

    2025-06-12 15:2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