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政策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有关问题系列解答

1.行政检查的定义及类型?

答:《意见》规定的行政检查是指行政执法主体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对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执行有关行政决定、命令的情况进行巡查、核验的活动,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备案、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给付等行政行为的过程性行为,对行政机关了解法律制度实施情况、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意见》规定了日常检查、个案检查和专项检查。日常检查是行政执法主体依据法律规范的要求,对不特定检查对象或者不特定事项实施的检查。个案检查是根据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企业申请等实施的检查,实际是有线索可查的检查。专项检查是针对某一地区、领域的突出问题,履行批准、备案、公布程序,部署本地区或者本系统行政执法主体实施的检查。行政执法主体基于隶属关系对所属企业进行的督促检查,以及基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对所监管企业进行的督促检查,不是行政检查。

2.如何理解“涉企”?

答:根据民法典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等规定,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等;不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同时,根据《意见》“坚决遏制乱检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对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行政检查参照《意见》规定严格规范。

3.《意见》要求“行政检查主体资格要依法确认并向社会公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主体资格如何向社会公告?

答: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其行政检查主体是指该部门本身。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裁量权基准”等要求,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行政检查主体资格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自行确认并公告。

4.行政检查主体资格与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是什么关系?受委托组织是否具有行政检查主体资格?

答: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包含行政检查主体资格。行政执法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具有行政检查主体资格;受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检查主体资格,经合法委托后实施行政检查的,要以委托主体的名义实施。委托书要载明委托的依据、具体事项、权限、期限等内容,主动向社会公布。受委托组织和委托书可一并公示在行政检查主体资格页面。



来源:白山市市场监管局

编辑:孙 晨

初审:姬广忠

复审:李慧龙

终审:薛晓冬

相关文章

  • 大利好!国务院重磅发布,“人工智能+”有新提法!未来10年目标已确定,专家解读→

    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辑:段炼,陈星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发现,《意见》有多个亮点,包括首次提出第一、二、三产业全要素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首次布局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2025-08-27 00:02:00
    0
  • 云轴科技ZStack入选IDC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报告典型厂商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中国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8月),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的建设现状、格局与市场规模,并提出面向大模型与生成式AI算力建设的重点事项。云轴科技ZStack凭借AI Infra平台ZStack AIOS智塔在大模型训推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丰富实

    2025-08-23 00:06:00
    0
  • 15项举措“因才施策”,助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青岛日报8月20日讯 日前,《关于加快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通过实施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驱动、技能人才锻造、青年人才托举、国际人才汇聚、人才服务无忧六大工程15项措施,青岛自贸片区将加快建设人才集聚高

    2025-08-21 18:12:00
    0
  • 仁怀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将于2026年交付使用

    近日,记者在仁怀市中枢街道城北社区的工地上看到,塔吊的巨臂在蓝天下缓缓转动,200 余名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热烈的建设图景 —— 备受关注的仁怀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走进施工现场,刚刚封顶的主体建筑已显露出大气的轮廓。砖砌体班组的工人们正弯腰专注地砌筑墙体,灰浆饱满,砖块齐整

    2025-08-19 09:13:00
    0
  • 中经评论:贷款贴息政策重在协同发力

    近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这一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的重要政策,惠及居民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切实起到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作用,需要强化政策以及执行部门的协同配合。贴息政策涉及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也就是财政资金代替借款人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

    2025-08-18 07:1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