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8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刘铮 何斌) 4月8日,由国家疾控局、湖南省疾控局主办,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湖南省血防所承办的2025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在长沙启动。经过70年努力,湖南2025年有望实现血吸虫病疫区全消除目标。
活动现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党委书记刘海龙及有关领导为入围2025年全国血防宣传周优秀主题海报的作品颁发证书,共同启动2025年全国血防宣传周。

.2025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在长沙启动。
据介绍,血吸虫病有“瘟神”之称,一旦感染严重影响民众生产生活。“湖南是血吸虫病防治的主战场之一。”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陶学永致辞表示,经过70年的持续努力,湖南的血防工作实现了从“人瘟肆虐”到有效控制、从局部消除到全面攻坚的历史性跨越。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所长李博介绍,长期以来,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范围达40个县(市、区),钉螺面积占全国的48%,经过70年艰苦防治,人、畜血吸虫病检出率呈现下降趋势。

湖南省血防所防治人员下基层急血防控、查灭螺。
截至2024年,湖南省人畜检出率均已降为0。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数从1964年的7572例下降至零,近10年急性血吸虫病感染零报告。
目前,湖南40个流行县(区)中已有32个达消除标准,沅江市、南县等8个重点流行县计划2025年达消除标准;湖南力争通过三年巩固,在2028年通过国家对湖南省血吸虫病消除验收工作。
科普:远离疫水,出现症状及时处理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省第三人民医院)所长李博提醒,血吸虫病由日本血吸虫引起,是法定乙类传染病。钉螺是其唯一中间宿主,常潜伏于水沟、稻田、芦苇滩等地。宿主动物接触含尾蚴的“疫水”仅需10秒,尾蚴即可钻入皮肤,导致感染。初期症状如皮疹、发热、腹泻等易被误诊为感冒,而晚期可能引发肝硬化、腹水等“大肚子病”,危害极大。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李博建议,首先是尽量避免接触疫水。远离可疑水域,避免在河滩、稻田、芦苇丛等钉螺孳生区域活动,注意岸边警示牌。其次是做好防护。下水时穿防水胶鞋、戴手套,减少皮肤暴露。可在下水前涂抹防护油(防蚴霜),首次接触疫水后需服用预防用药,预防急性感染。再次是及时就医。血吸虫病潜伏期约40天,若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应告知医生接触史,尽早检查。反复接触疫水可能导致慢性感染,久治不愈可演变为晚期病,务必遵医嘱治疗。
对渔民、农民、抗洪抢险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和免费治疗至关重要。对于反复多次接触疫水的人员,在脱离接触疫水后1个月内,应尽快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血吸虫病专项检查,若发现阳性,需及时给予病原治疗。

血吸虫在人体的传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