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执法检查启动

京津冀三地人大开展协同监督

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执法检查启动

今年4月上旬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将对《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与天津、河北两地人大开展协同监督,拟于7月听取审议执法检查报告。4月2日上午,执法检查启动会召开。

探索京津冀三地人大协同监督新形式

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的标志性成果,《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于2023年11月分别由三地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立法先行,监督紧随其后。按照京津冀人大工作协同联席会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三地人大将《决定》执法检查作为今年协同监督议题。

执法检查将重点围绕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及产业协作、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生态等方面展开,包括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联合编制产业链图谱、重点园区建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情况。

作为协同监督议题,执法检查将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当三地中的一方开展执法检查时,同步邀请另两方参与调研活动。同时,将专题培训、书面检查、实地检查与座谈、交流研讨等方式相结合,全面了解《决定》实施情况,督促政府部门边检查边整改。执法检查报告拟于7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今年向津冀提供北京科技成果不少于100项

《决定》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做出多项重要部署。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建红介绍,本市深入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与津冀共建创新平台,初步形成“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的协同机制。积极构建京津冀科技成果共享库,将15家概念验证平台纳入京津冀科技服务平台。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43.7亿元,同比增长12.7%。

为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比重,下一步将制定出台《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持续发挥成果供需清单机制作用。2025年底前汇集津冀企业技术需求不少于100项,提供北京科技成果不少于100项。联合津冀科技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不少于10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及培训活动,定期交换京津冀三地技术合同成交额信息,加强技术交易数据互通共享。

持续推进“六链五群”产业协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果正日益显现。“2024年京津冀三地工业增加值2.66万亿,十年间三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5000余家,主导产业实现由黑色金属冶炼等传统加工为主,向以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为主的转变。”市经信局副局长刘维亮介绍。

以“六链五群”为重点,三地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已联合绘制6条产业链图谱,发布两批16个筑基工程项目榜单,促成一批补链项目落地京津冀,加氢、储氢等重点环节实现京津冀自主可控布局。京津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7个。生命健康和电力装备集群占全国比重超20%,人工智能集群形成软硬一体全栈式布局,独角兽和大模型备案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下一步,将推进“一群一案”,分群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强化链式突破,实现新能源汽车、氢能等2至3个产业链关键环节基本贯通。京津冀汽车生态港加速招引30个储备项目,落地一批头部零部件企业。实施北斗产业协同工程,落地一批北斗京津冀规模化应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枝

相关文章

  • 北京运河灯光秀:解锁流动的千年光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 阎建庆

    2025-07-14 21:33:00
    0
  • 肥城:新能源产业澎湃强劲动能

    日前,山东省发布2024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和进步明显的县(市、区)表扬名单,肥城荣耀上榜。荣誉闪耀,实干凝成。这段时间,肥城新型储能产业更是“锦上添花”:山东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度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肥城的300MW级次高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空气压缩机组、660M

    2025-07-14 10:03:00
    0
  • 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王民峰7月11日,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李明俊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新、市政协主席黄庚倜出席。陈向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求进一步加强历史文

    2025-07-14 08:23:00
    0
  • 无锡高新区:“芯”光构筑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在无锡高新区长江南路与雪梅路交叉口,一座崭新的“芯”地标正在崛起——新港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产业园内,韩国吉佳蓝公司的19条产线高速运转。这家全球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军企业投产仅3个月,已手握几千万元的订单。这恰是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吉佳蓝签约现场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厚积薄发的 “芯

    2025-07-10 19:52:00
    0
  • 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4亿吨

    记者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了解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过4亿吨,回收价值约为1.34万亿元。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4.01亿吨,同比增长6.5%。其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达2.2亿台,创历史

    2025-07-10 09:4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