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板六周年:从改革试验田到创新引擎 助力科技产业由“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迈进

《科创板日报》6月13日讯(记者 黄修眉)回望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

开板至今,历经六载。截至2025年6月13日,科创板公司总数达588家,总市值超6.85万亿元;IPO募集总资金约9232亿元,再融资募集总资金约1831亿元,合计超万亿元;现金分红总额超千亿元。

六载间,科创板公司年度营收从2019末年的5174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1.42万亿元,复合增长率22.4%;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末的344.85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475.2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1.7%;合计研发投入从2019年末的506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1680.78亿元。

当前,科创板作为融合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既是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的受益者、实践者,也是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的推动者。

从 “试验田”到“创新引擎” 政策出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起点,从一开始便承担了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战略作用。自2019开板起,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和红筹企业上市,设置五套市值为核心的上市标准等,打破传统以盈利为单一门槛的限制。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表示,科创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守“硬科技”定位,探索注册制实践,至今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发展至今,受益于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科创板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1家转板上市企业,科创板目前已累计22家公司实现“摘U”。

特别是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优化发行承销机制、支持并购重组与融资创新、完善交易与指数投资体系等,针对市场痛点推出系统性改革,科创板在承担改革“试验田”基石作用的同时,成为助推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家未盈利企业西安奕材于2024年11月获受理,标志着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包容性持续深化,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重启的延续,更彰显了我国资本市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

开板六载以来,科创板试点经验已逐步推广至其他板块,如:注册制全面落地、创业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等。2025年4月,最早发源于科创板的交易方式——询价转让亦正式落地创业板。安培龙成为创业板首家使用询价转让的企业。

“硬科技”攻关实现多领域突破 日益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当前,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平台,产业集聚和板块示范效应增强,已上市企业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创板公司通过不懈努力,日益在多个重点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垄断,填补国产空白。

多位科创板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与直接融资功能,更好地服务一众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的科创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赋能实体经济长远发展。

其中,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澜起科技2024年推出首批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应用于存储、算力芯片等领域。

在新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天岳先进2024年推出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单片晶圆合格芯片产量提升30%,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从“国产化”迈向“全球引领”。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持续性的高研发投入,多家创新药企迎来“成果转化期”,让不少全球药企巨头“着眼东方”,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日益增长BD交易额。

其中,迪哲医药2024年推出的戈利昔替尼胶囊,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作用于JAK/STAT通路的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药物,打破该领域十年无创新药的空白。

2024年9月,艾力斯核心产品伏美替尼全球Ⅰb期临床FURTHER研究数据荣登WCLC大会的主席研讨会环节。临床数据显示,伏美替尼是目前唯一针对EGFR靶点实现全覆盖的三代EGFR-TKI,有力证明了伏美替尼是同类最优产品。

六载时间,科创板公司以自主研发实现了从“填补空白”到“全球首创”的跨越。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累计发明专利超12万项,58家公司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7家公司产品在出货量、市占率、销售额等方面位列所在领域全球第一。

引领“提质增效重回报” 科创投资体系日益完善

科创板持续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2024年1月,科创板率先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截至目前已有逾八成公司披露了相关行动方案。

2024年及2025年,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科创板公司分别有470家、479家。其中,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连续两年实现全覆盖。

2025年行动方案中,科创板公司对并购重组的热情仍在持续升温,多家公司提出将加快推动产业并购落地。

华海诚科表示,2024年以现金收购同行业头部企业衡所华威30%股份,2025年将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衡所华威剩余70%股权。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多数科创板公司在“提质增效重回报”2025年度行动方案中提出,将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产品研发,推动专利技术向实践应用落地转化。

其中,佰维存储称,2025年将推动第一款自研主控在智能穿戴、手机、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并推进下一代主控芯片UFS的研发。

与此同时,科创板指数投资体系日益丰富。截至2025年5月底,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已发布科创板指数29条,另有80只科创板ETF上市,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

目前,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相关指数产品规模占科创板整体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约超8%。

针对投资者对优化科创板ETF相关配套机制的高度期待,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于2025年6月11日表示,正加快推动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满足广大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科创板市场活力与韧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历经六载的起步、发展和深入,科创板对于科技产业的助力,已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成熟,科创板有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修眉)

相关文章

  • 中外嘉宾共话全球南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抚仙湖畔激荡文明对话,帽天山下汇聚南方共识。9月7日下午,由新华社、云南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举行平行分论坛,来自全球南方24个国家的120余名中外嘉宾来到云南澄江,围绕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云南拥有6项世界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2025-09-08 15:36:00
    0
  • 国家医保局公布63家失信医药企业 无锡美生医疗、江苏康生药业、徐州凯德医疗等公司被点名

    9月5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第14期),汇总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医药企业情况,共计63家。其中,江西志诚药业有限公司为新增的“特别严重”失信企业;天津市河西区昌达工贸有限公司、无锡美生医疗、江苏康生药业、

    2025-09-08 10:42:00
    0
  • 山东省2025年第三批政策清单出炉,企业、百姓如何获益?

    山东推出今年以来的第三批政策清单《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聚焦服务业发展、项目建设、援企助企纾困解难等三个方面推出16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将会给企业发展、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利好,记者为您梳理。1亿元财政资金加码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迎重点扶持从政策清单看,山东首先将加力落实2亿元

    2025-09-05 13:00:00
    0
  • 中上协:上半年A股公司营收35.01万亿 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

    2025-09-01 08:32:00
    0
  • 深南电路: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深南电路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近期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

    2025-08-31 16:4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