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作墨 大地挥毫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王宥力

青海,正将壮美地质奇观与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巍峨的雪山、奔腾的江河与千年文明印记交融,汇聚成绿色发展的强劲引擎。立足生态保护优先,高原户外运动与特色文旅产业深度联动,谱写出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共进的新篇章。

天地为幕:

极限运动激活高原基因

“大美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中国黄河“溯源之旅”铁人三项挑战赛……黄河激流中的破浪身影,高原大地的极限拼搏,雪山之巅的攀登足迹,都在书写人类挑战极限的壮美诗行。

祁连山的罡风掠过骑行者头盔,青海湖的湛蓝倒映着车手飞驰的身影。

今年将举办的“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职业赛事为核心,打造群众赛事、青少年赛事、大众骑游等贯穿全省旅游旺季的“1+3+10+N”赛季体系。

为强化地域品牌形象,促进全省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环青赛”,既是对赛事体系和内涵的丰富,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度融合。

赛事进一步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统筹青海生态资源、文化遗产和旅游要素,打造中国乃至世界自行车运动版图上的绿色坐标。

而在自然的另一处舞台,昆仑山东段主峰玉珠峰脚下,35岁的深圳白领张薇完成人生首次高海拔登山:“当海拔6178米的峰顶近在咫尺时,向导提醒我抓一撮岩土,那一刻突然理解了登山不仅是征服,更是与自然的对话。”越来越多的登山者循着山脊线而来,专业化的登山培训体系与高山救援服务网络也逐步形成,为这片冰雪秘境注入新的活力。

从每年吸引超10万徒步爱好者的岗什卡雪峰登山线路,到柴达木盆地汽车越野拉力赛扬起的滚滚烟尘,青海正构建起立体化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省体育局局长王霞介绍:“我们依托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昆仑山四大生态板块,开发出218项赛事活动,让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民族风情:

激活文旅融合的文化基因

当体育遇上民族文化,大美青海更添厚重底蕴。在玉树赛马节的赛场上,藏族骑手身着藏袍,骑着矫健的河曲马飞驰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与观众的欢呼声交织成热烈图景。

除了传统赛马,还有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非遗巡演、乡村马超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选手们在青山绿水间比拼力量与技巧,既彰显了游牧文化中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延续着高原民族坚韧不拔的生命张力。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换上藏装,在专业骑手指导下体验骑马,兴奋地说:“这不仅是运动,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轮子秋表演同样令人称奇。木制转轮飞速旋转,表演者在秋千上完成倒立、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展现出惊人的平衡感与柔韧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轮子秋已从田间地头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特色项目。游客们在旋转中感受土族先民 “转起来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品尝青稞酒、聆听安昭调,深度体验“彩虹故乡”的独特魅力。

当蒙古族搏克手在青海湖畔的草地上扎紧彩绸腰带,围观的游客已忍不住挽起袖子跃跃欲试;另一边,雕花牛角弓与碳纤维箭矢在日光下泛着不同质感的光泽……青海的夏日,民族体育更加鲜活。

在这里,摔跤场的喝彩声如海洋一般,射箭体育场一旁,欢乐的锅庄已起跳,体育不再是橱窗里的展演,而是可触碰的生活肌理。正如曾深度体验过青海民俗风情的北京游客所言:“当传统那达慕遇上无人机足球,当青海社火遇见高原马拉松,文化传承便有了当代载体。”

绿意作笔:

体旅融合绘就共富画卷

5月的祁连山下,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负责人马良正忙着引导游客。景区导览图、特色明信片、民族风钥匙扣摆满服务台,来往游人络绎不绝。

马良擦着额头的汗珠,语气里满是自豪:“靠着岗什卡雪峰的好资源,再加上政府对旅游发展的扶持,我在家门口就捧上了‘金饭碗’,而且自2024年6月启动生态旅游季以来,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了60万人次,带动184户村民实现就业增收。”话刚说完,几位背着登山包的游客围拢过来,马良立即递上地图,耐心讲解起攀登路线。

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为青海打开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通道。

雪山为幕,绿茵作席,球员们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奔跑,“青超联赛”的哨声,让高原更添激情。

绿茵场外的农畜产品展销区里,牦牛酸奶、青稞制品、枸杞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在感受体育激情后,纷纷驻足选购。不少参展群众笑着说,体育赛事带来的庞大客流,让自家产品销量比平时翻了几番。

此外,依托体育赛事打造的特色旅游线路也备受欢迎,徒步爱好者沿着环湖赛道探索青海湖的壮美,骑行者穿梭于祁连山间领略自然风光。体育与旅游、农牧业深度融合,让青海的生态资源持续释放经济价值,也让更多群众端稳了“生态饭”。

从雪山之巅的攀登足迹,到草原深处的民族欢歌,再到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青海正以体育为笔、旅游为墨,在“世界屋脊”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片离天最近的土地,不仅是挑战极限的勇者乐园,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本。未来,随着“体育强国”与产业“四地”建设的深入推进,青海将继续擦亮高原特色体育旅游品牌,让“天路之上”的故事传遍世界。

编辑:王有婧;

相关文章

  • 老煤矿区爆改网红黑金小镇 辽源就这样逆袭了

      昔日机器轰鸣的采煤沉陷区  如今爆改成网红黑金小镇  辽源正以黑马之姿闯入大众视野  这座城市是如何逆袭成网红城的  走进黑金小镇  斑驳的厂房爬满绿植  生锈的铁轨变为机械乐园的双俯冲激流勇进  留下游客一串串尖叫和欢笑  45项游乐设备  串联起“过去—现在—未来”  黑金探矿馆用全息投影 

    2025-08-10 13:56:00
    0
  • 生态破圈!“长安×海尔”树立跨产业合作范式

    7月23日,长安汽车与海尔集团战略合作签约在重庆举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出席签约,跨界开启破圈合作,探索人车家、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品牌营销与服务体系、大客户及其他领域合作,基于双方共同的用户需求、产业模式,协同构建覆盖用户全场景需求的数字化生态体系。长安汽车拥

    2025-07-24 00:05:00
    0
  • 勇攀高峰展佳绩第九届云南省攀岩公开赛(攀石分站赛)落幕

    来源:【云新闻】7月19日,第七届云南省户外运动嘉年华暨2025年第九届云南省攀岩公开赛(攀石分站赛)圆满落幕,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名攀岩爱好者展开激烈角逐,一展“岩壁芭蕾”的魅力。本次比赛由云南省体育局指导,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主办,那岩(昆明)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承办,昆明攀登社区支持,赛事设青少年男

    2025-07-23 20:10:00
    0
  • 活力中国调研行|“青三角”辐射“长三角”“珠三角”

    商品展示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青海农牧产品,中央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实时交易数据,直播间里主播正卖力地推销产品……7月22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见证了一个平台是如何助力青海特色产品走出去、创品牌的。据该中心党务专员周晓瑜介绍,交易中心现在采取“线上现货电

    2025-07-23 17:03:00
    0
  • 草原上的千年古塔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辽庆州白塔又称辽释迦佛舍利塔,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陵及奉陵邑的组成部分。该塔始建于辽重熙十六年(1047年),为八角七级、通高73.27米的砖木结构拱阁式塔,是研究辽代建筑与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近年来,在当地有关部门的修缮和保护下,辽塔得到有效保护,吸引游

    2025-07-22 12:1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