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联合营口海关推出进境粮食后续监管新模式,在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新增粮食监管服务模块,实现监管方式从“人工跑腿”向“数据穿透”转变。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粮食后续监管,还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
之前,每一笔进境粮食调入调出均需要海关工作人员赶赴现场监管,进境粮食专用运输车辆和集装箱也需提前集中检查。烦琐的流程导致企业等待时间过长,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如今,依托全新上线的粮食监管服务模块,海关可直接调取企业仓储区、装卸点位的高清实时画面,形成“视频实时传输+数据自动抓取”监管闭环,申报信息、现场作业实现“秒级联动”。
新模式通过两大创新重构监管流程,线上申请代替线下跑腿。企业通过平台提交调入调出申请,海关在线审核通过后,调运作业即时启动。相较传统模式下数小时的等待,如今,审批指令“秒级”下达,全流程线上流转;远程实时检查替代现场检查。海关工作人员在线上即可调阅粮食调运现场的监控画面,查看装卸进度、车辆状态等关键信息,并通过跨关区信息数据共享,与大连、鲅鱼圈等口岸海关协同处置异常情况。
新模式运行以来,通过实时比对调运数据与监控画面,海关现场查验频次下降80%,风险防控能力却不降反升。运输企业算了一笔经济账,通过对进境粮食运输车辆实施随到随检,每辆车能节省一天时间,减少油费、司机工资等支出1500余元,增加收入2000余元,预计每年可为营口本地进境粮食运输企业减负增效100万元以上。
(辽宁日报记者 佟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