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贵阳市第十三幼儿园的紫藤花廊,串串花穗如紫色瀑布垂落,花香氤氲。上午,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着整齐园服,挥舞蓝色花球,以最灿烂的笑容迎接爱心家园的小伙伴们入园。该园第三届“紫藤花开 欢乐满园”紫藤节活动正式开幕,一场关于自然、艺术与融合的春日之约就此展开。

“紫藤花像一串串紫色风铃,轻轻一碰,仿佛能听见春天的声音。”活动伊始,老师带领孩子们漫步花廊,引导他们用指尖触碰花瓣的柔嫩,用鼻尖捕捉花香的清甜,用双眼捕捉光影的斑驳。在触觉、嗅觉、视觉的多重体验中,孩子们与自然对话,感受生命的蓬勃。一位小朋友踮起脚尖,将脸庞贴近花穗,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惊喜地喊道:“老师,我闻到春天的味道啦!”

画纸铺展,颜料晕染,紫藤树下成了孩子们的“艺术工坊”。爱心家园的孩子们在教师、家长与十三幼小伙伴的陪伴下,用稚嫩的笔触勾勒紫藤的轮廓,用绿色涂抹舒展的枝叶,用七彩颜料制作漆扇、蜡染手绢,甚至将紫藤花瓣拓印成“花字”。他们时而低头专注创作,时而抬头相视而笑,合作完成的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同伴的关怀。

草坪上,孩子们则化身“小小设计师”,在空白的风筝上,有的画下彩虹,有的画下笑脸,有的将紫藤花绘成翅膀。当一只只五彩斑斓的风筝腾空而起,孩子们的笑声与欢呼声交织成春日乐章。“看!我的风筝飞得最高!”一位普通儿童拉着特殊儿童的手,共同奔跑在春风中。融合教育的理念如同风筝线,将不同的心灵紧紧相连,让爱与希望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孩子今天主动给小伙伴递画笔,还帮忙整理颜料,这是从未有过的!”一位爱心家园的家长感动地说。紫藤节不仅是一场春日庆典,更是一次融合教育的生动实践——普通儿童学会接纳与包容,让特殊儿童感受平等与尊重。正如园长所言:“每朵花绽放的方式不同,但都值得被欣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星,在爱的星空中共同闪耀。”

活动尾声,孩子们围坐在紫藤树下,分享亲手制作的紫藤花茶,回味着一天的欢乐。这场充满温度的春日之约虽暂告段落,但关于包容、分享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每个孩子心中。贵阳市第十三幼儿园将继续以“融合教育”为帆,让每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抱属于自己的春天。
贵州教育报记者 潘国虎
编辑 杨睿
二审 钟俊怡 罗欢
三审 刘钢